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热点教案(1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14 09:30:36

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第二部分:热点专题

专题十二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专题要点】

1.胡锦涛主席在国庆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09101,胡锦涛主席在国庆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发扬光荣传统,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再立新功。高。考。资。源。网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外交和谐理念走向世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以和平为宗旨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新中国在激烈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锐意改革,实行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新中国外交步入一个新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发展趋势,积极倡导新安全观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伊始,同中国建交的只有18国,今天,已达到171个国家,真可谓我们的朋友遍天下。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处理好、发展好同邻国的关系放在外交全局的首位。6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的根本政策,通过平等协商,公正合理地解决与周边国家之间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等问题。进入新世纪,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积极推进睦邻友好与区域合作,参与或促成上海合作组织、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等多边机制,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19711025,联合国大会投票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非洲朋友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毛主席闻讯后感慨道,是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60年来,中国始终将加强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坚定地支持他们争取与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积极推动南南合作,赢得了广泛赞誉。60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逐步与各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新型合作关系或建设性伙伴关系。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其内涵不断充实。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两国确定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中美关系新定位,还创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机制。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同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日本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同新兴大国间的合作日益增强。高。考。资。源。网

3.十七大报告指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我们将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我们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我们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高☆考♂资♀源€网   

4.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2009922-2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乘坐的专机从匹兹堡国际机场起飞。大地苍翠,江河纵横,这方山水见证了中国国家元首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的历史时刻。胡锦涛在4天的时间出席4个峰会,就全球重大问题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中国立场,同出席峰会的1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交流看法。这是新形势下我国进行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呼吁各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当前各方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坚定不移地刺激经济增长,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加强科技合作。与此同时,要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峰会制订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着力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进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此外,各方要通过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加大形式多样的发展投入、加强技术合作、着力转变经济方式来坚定不移地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胡锦涛表示,中国始终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立足点。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中国依然积极参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对外援助承诺和举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更多帮助。  ☆高☆考♂资♀源€网   

 

5.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200992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时说,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我们将继续奉行中日友好政策,同日方一道致力于实现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目标。他还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5点意见。

6.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20091010,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出席会议。会后,三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温家宝发表讲话。本次会议发表了中日韩合作十周年联合声明,和中日韩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达成了十项合作倡议。高。考。资。源。网

7.中俄建交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91013俄建交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共同出席大会。温家宝在会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俄建交六十周年。这六十年,是世界局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的六十年,是中俄两国人民上下求索、奋发图强的六十年,是中俄关系历经曲折、走向成熟的六十年。抚今追昔,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与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的民族一定拥有光明的前途;平等、互信、合作的中俄关系对两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温家宝说,一九九六年,中俄宣布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日趋紧密,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俄四千三百公里的边界线成为睦邻友好、和谐共处的纽带。《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双方建立了三十多个交流合作机制,双边贸易额增长了七倍多。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使两国传统友谊深入人心。今天,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高。考。资。源。网

【考纲要求】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其中全国卷近六年均有综合试题出现。2004年全国卷Ⅰ第38题(“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2005年全国卷Ⅰ第38.39题(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实质上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2006年全国卷Ⅱ第39题(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与近代史上被迫打开国门本质的不同),2007全国卷Ⅱ第39题则围绕进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解决思路,以及如何避免贸易摩擦设问。地方卷也多有涉及,如2004年江苏卷39题(分析说明进一步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2006年天津卷第39题(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表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认识表1所反映的现象),2007年重庆卷第39题(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等等,本处不一一罗列。命题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围绕“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这一主题,从“发展现状”、“涉外经济活动”等背景切入,直接或间接的考查学生对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坚持的原则、战略、政策等国家意志。2008年全国很多试卷对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做了重点考查。2009年山东卷36题以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为背景考查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2009年四川卷以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为背景考查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历年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基本覆盖了经济常识第八课和政治常识关于对外开放国策的全部主干内容。☆高☆考♂资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