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考点精析及演练(二)
【考情分析】
高考考点 |
2005年高考 |
2006年高考 |
2007年高考 |
2008年高考 |
4.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5.货币的职能 |
全国卷·24 |
天津卷·31 |
广东卷·1 上海卷·33 |
重庆文综·29 |
6.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广东卷·16 辽宁卷·15 |
江苏卷·18 |
四川卷·26 广东卷·9 |
江苏政治·12 上海综合·3 海南政治·1 |
【2008高考考点回放】
【2008重庆文综卷29】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回答:材料中提到的十万法郎是:( )
①房子的价格; ②房子的价值;
③房子的交换价值; ④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格用货币来表现,所以②③排除,答案:B。
【2008江苏政治卷12】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
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
C.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解析】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目的就是防止经济发展由过快转变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通货膨胀。所以答案:A。
城市 |
甲 |
乙 |
丙 |
人均工资(元/月) |
2860 |
4000 |
3300 |
CPI |
130 |
160 |
110 |
【2008上海综合卷3】CPI是用于衡量某一固定消费品集合价格水平的指数,CPI越大表明物价水平越高。右表列出了某年份我国三个城市的人均工资与CPI。若考虑物价因素,三个城市人均实际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乙>丙>甲;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用人均工资比CPI指数,则甲乙丙三城市的结果分别为:22、25、30,所以实际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乙甲,答案:D。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根据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应选:C。
考点四: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辐射范围】货币的产生过程(四个阶段);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的定义;金银的特点。
【考点引申】理解货币的本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一般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用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2)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所不同,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和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根本区别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固定的,其他的则是不固定的。(4)货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即时检测】
1.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