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高三政治教案
[高考最新考点] (自我过关,掌握的打√,有疑问的打☆,重点记忆)
( l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民族的基本特征;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及实行这一基本民族政策的原因和意义
( 2 )我国的宗教政策
了解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知识梳理]
一、民族问题:1、基本观点:民族的含义,特征及其联系
2、基本国情: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分布特点
3、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及途径)
4、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含义、原因及优越性
二、宗教问题:1、基本观点:宗教的本质、产生原因及社会作用
2、基本国情:特点及宗教状况的变化
3、基本政策:(1)核心内容:宗教信仰自由(含义)
(2)态度: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条件)
(3)原则:政教分离原则、宗教自治原则
(4)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重点难点解析]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关系
首先,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其次,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理论依据,我国的民族政策必须符合、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相同点,即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两者也有不同点,主要是①自治程度不同;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②社会制度不同。民族自治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另外,要正确理解“自治”的含义,“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不是主权,自治权要服从国家主权。
3、我国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关系
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⑵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4、共产党员不得信教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矛盾
⑴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人们信教的自由和不信教的自由两个方面,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已作出了不信教的自由选择,这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⑵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员只能是无神论者,这不是强制公民不信教的问题,而是要求坚持信教的人不能做共产党员而已。
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本质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在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组织及其成员政治面貌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本质没有改变。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