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复习精品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31 08:28:18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

【考点扫描】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二、考情分析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

江苏单科,302

广东单科,401),9

安徽文综,383),8

 

【知识梳理】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这是因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两大状态。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事物发展中存在着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

①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整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表现:

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4)事物的联系具有可变性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会陷入机械论。

5)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③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④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两者相互依赖

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②两者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二是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和要素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