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2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0-18 15:15:20

一、选择题
1.(2009•威海质检)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动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
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高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成负相关,即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则低。
答案:C
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据题干信息: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故不能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化肥使用过多会带来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若长期使用农药,由于农药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害虫,将出现害虫种群抗药性增强难以控制、害虫的天敌被毒死等问题。另外开辟荒地、围湖造田等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B
3.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生物,下列关于保护蛇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4.(2010•南通质检)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B
5.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图Ⅰ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
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理解。题中图像表示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具有生殖隔离的各种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河流、森林、城市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小气候特点。
答案:C
6.(2010•汕头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因其缺少天敌制约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价值,潜在价值则是指尚未发现的价值。
答案:C
7.近年来,很多国家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生物技术,将植物所含的有机物加工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部分代替化石燃料。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同时也可能缓解(  )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      D.水体富营养化
解析:生物柴油中无硫、氮等,因此燃烧后的产物是CO2、H2O,无参与酸雨形成的成分。
答案:C
8.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圆满结束。北京“绿色奥运”中“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
B.垃圾资源化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D.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生物的间接价值,主要是指其生态功能,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生物数量减少,就会影响这个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稳定;此外,还有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旅游观赏应属于直接价值。
答案:D
9.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由于人为的滥砍乱伐,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易产生土地沙化,就会使该地区的植被活动受到抑制。植树、种草增加植被、防风固沙。由此可见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答案:D
10.(2010•茂名质检)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解析:环境容纳量表示的是环境所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均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B
11.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