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5-03 08:51:46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
2
、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
、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
、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8 的倍数。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
、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 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
、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
、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
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
3
、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
① 说出5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
、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
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
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

3
、个位是(   )的数同时是25的倍数。

4
、用 0 7 4 5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5)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