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泡泡糖》中班优质课
优质课《小老鼠和泡泡糖》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这个年龄,已经到了对生活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会时不时的来问我生活中的变换,“为什么”也比以前多了许多。于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本节音乐律动《小老鼠和泡泡糖》,在对于生活的积累上对音乐得到理解并且创编动作,让孩子身临其境的进行表演。,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有节奏的语言、动作结合音乐大胆地表现小老鼠走、拉泡泡糖的可爱形象。
2、在表演中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并从中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有玩过泡泡糖的经验、音乐、图谱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音乐有节奏地学小老鼠走。
2、大胆、夸张地表演拉泡泡糖。
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跑糖》。
我们先来听一段好听的音乐,想一想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请你们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耳朵准备好了吗?
星期天,一只可爱的小老鼠趁着妈妈在家睡着了跑到草地上玩。草地上真热闹呀!有小鸟在唱歌,有蝴蝶在跳舞,还有小鸡在捉虫......小老鼠可高兴了,就东跑跑西看看,东跑跑西看看。
教师进行提问:(1)、请幼儿模仿小老鼠走路的样子,怎么样的东跑跑西看看。
(2)、小老鼠是怎样跑的,停一停跑跑还是边跑边看呢?(幼儿回答,表演小老鼠的样子)(3)、幼儿根据音乐拍手打节奏,小老鼠跑到肩膀上了,小老鼠跑到膝盖上。
后来小老鼠跑着跑着,哎哟,不好!小脚踩到什么东西粘乎乎的?一看,原来是一块大泡泡糖。(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探索小老鼠拉泡泡堂的动作,进行简单的表演)小老鼠赶紧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拉,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拉来拉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
二、随音乐玩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
现在,我们就变成这只可爱的小老鼠,一边听音乐一边到草地上看热闹去吧!
三、探索A、B段动作。
1、总结A段动作。
A、刚才,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看热闹的时候,它是怎么走的?你们看—(教师随音乐表演小老鼠走)
B、小老鼠走的时候,还说着一句好听的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C、小老鼠走的时候有一处是停下来的,它说到那个字的时候就停下来看?(西)
2、幼儿集体学习表演.
A、小老鼠们,我们一起出来走走吧!(教师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小老鼠走,强调“西”处停的动作)
B、听——我们好听的音乐来了,小老鼠最喜欢跟着音乐走路。(随音乐进行表演)
3、总结B段动作。
A、哎哟!不好!你们赶紧坐下!有一只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它的脚被粘得紧紧的都快动不了了,小老鼠怎么办呢?你们看——(教师随音乐表演拉泡泡糖)
B、泡泡糖粘到小老鼠的什么地方?(脚上、手上)它怎么做?(幼儿模仿)
C、好的,我们一起来拉泡泡糖,看看谁拉的动作最漂亮(随音乐进行表演)
D、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哪里?(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动作,并相互学习)
四、完整表演。
刚才,小老鼠去哪里做什么呀?(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看热闹)它不小心踩到了什么?(泡泡糖)它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把泡泡糖拉了下来,最后把泡泡糖扔到哪里?(垃圾箱)
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吧。
第一遍,师生一起表演:“看看哪只小老鼠走得的动作最漂亮,还会使劲地拉泡泡糖。
第二遍,幼儿自主表演:“这一次,泡泡糖会到处粘,看看谁拉泡泡糖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
五、结束。
环保教育。
哎呀!终于把这泡泡糖拉下来了。泡泡糖,真粘人,我们得拿纸把它包起来,不让它到处粘。(引导幼儿包好泡泡糖)我们应该把它扔到哪里呢(垃圾箱)那把你们手上的泡泡糖扔到垃圾箱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