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捏面人》(歌唱)
设计意图:
《捏面人》是一首富有京韵的说唱歌曲。其中“说白”的内容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说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适合大班孩子学习。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我想通过这一活动萌发孩子对“捏面人”的喜爱。
活动中,引导孩子在有层次地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习得歌曲:先提炼并有节奏地学说“说白”部分歌词,感受说唱的郎朗上口。→倾听范唱,学唱较难掌握的第一句。→整体倾听,找出歌曲中最长的一句,感受歌曲的京韵。→整体学唱歌曲。在这过程中,借助图谱、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感受说唱歌曲的特征。最后在创编环节中,让孩子共同确立一个故事主题,根据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在“说白”部分引导孩子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使孩子既有成就感,又不破坏歌曲的完整性,让孩子渐渐喜爱上说唱形式的歌曲。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的京韵。
2、借助图谱,掌握“说白”部分内容和节奏,尝试创编歌词,并进行演唱。
3、喜爱说唱形式的歌曲。
活动准备:
1、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来园和幼儿共同开展过“捏面人”的活动。
2、捏面人的PPT课件;猪八戒、唐僧、和尚、悟空的图片;节奏图片四张;有关创编的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借助课件,导入活动。
师: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还想为我们捏几个面人,我们一起来瞧瞧,他捏了啥?(播放课件)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一)借助图片、图谱,提炼并学说“说白”部分歌词,掌握不同的节奏。
1、师:刚才你看到老爷爷为我们捏了啥?(出示相应的图片)他们都是哪个故事中的人物?你能像我一样有节奏地说说老爷爷捏的猪八戒在干啥吗?
(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图谱提炼歌词: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捏一个唐僧骑大马;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再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引导幼儿根据图谱有节奏地说白。)
2、结合图谱,完整有节奏学说“说白”部分。
师:我们看着节奏谱一起有节奏地说说老爷爷捏的面人。
(二)完整学唱歌曲。
1、理解并学唱歌曲第一句。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老爷爷吧。(引导幼儿一起念第一句歌词并学唱)
2、幼儿学唱歌曲中拖得最长的一句,感受歌曲的京韵。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后提问:这首歌与我们平时唱的歌一样吗?(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京韵)
(2) 教师再次完整范唱歌曲一遍后,让幼儿学唱歌曲中拖得最长的一句。
3、幼儿整体学唱歌曲。
(1)集体学唱。
(2)分角色演唱。
4、为歌曲起名字。
三、创编歌词,即兴演唱。
1、幼儿共同确立一个故事主题,根据主题创编歌词。
(1)根据幼儿讨论,确立故事主题。
(2)师幼共同整合、提炼新的歌词。
2、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四、延伸创编,结束活动。
师:你们还想捏别的故事吗?那我们回教室再去捏捏、说说、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