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中班美术 纸袋玩偶”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中班美术 纸袋玩偶”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小班科学 小树叶找妈妈
- ·下一篇文章:中班科学 球与气
中班美术 纸袋玩偶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活动中,许多材料都来源于废物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平时生活中,小朋友收集了很多纸袋,让人不忍心扔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根据我班课题《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设计了本次活动《纸袋玩偶》,引导幼儿利用漂亮的小纸袋制作各种各样的纸袋玩偶,让幼儿感知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科学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纸袋原型和提供的材料,通过画、剪、粘贴等技能表现动物、人物。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通过先目测(或用笔勾画)后制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制作纸袋玩偶。
3.体验用纸袋玩偶进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玩偶范例1个,动物头像若干。
2.废旧的小纸袋若干,彩笔、剪刀、糨糊、抹布、彩纸,人物或动物的五官。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纸袋小熊猫玩偶的构成,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小熊猫到我们班来找小伙伴做游戏,它想请你们照它的样子帮它做几个小伙伴。谁能告诉我这个小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你能看出来小熊猫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教师:小熊猫的手的怎么做出来的?
(评析:活动开始出示纸袋小熊猫玩偶,引发幼儿观察、讲述,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也为下个环节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请幼儿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计划制作的过程。
教师:看一看桌上的材料,怎样才能做成这样的小熊猫呢?
根据幼儿的表述进行总结,归纳制作的方法:
1、在纸袋上的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也可以用彩笔画出来。
2、在纸袋上部适当的位置贴上小熊猫的两只耳朵。
3、在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孔的大小能伸进拇指和食指即可。
4、把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剪出位置刚好、大小能伸进拇指和食指的小孔呢?有哪些办法?
教师:制作五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怎样做到大小合适?
(评析:幼儿自由观察所提供的操作材料,并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计划制作的过程,这样有计划的制作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地养成。)
(三)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注意指导幼儿按计划制作。
教师:桌子上有很多小动物的头像,可以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然后想一想你准备做哪些小动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教师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及时表扬按计划进行制作的幼儿。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爱选择制作材料,做何别人不一样的玩偶,可建议能力强的幼儿制作两个不一样的玩偶。
3、教师指导或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制作。
(评析:幼儿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制作过程。能大胆地进行创作,满足幼儿的创作欲望。)
(四)总结评价:
1、教师带上玩偶,以玩偶的身份与幼儿打招呼,进行简短交流,肯定幼儿的制作。
2、幼儿戴上玩偶结伴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评析:幼儿在自由结伴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将制作好的玩偶放在语言角、表演角,供幼儿进行语言练习和故事表演,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
(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相对也比较的新颖,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一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采用一种相对开放的、有目的地计划制作的过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实践自己的想法。这样有计划地制作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在幼儿制作中,有的幼儿一次没有成功,但在第二次也成功了。大部分幼儿都能做出非常漂亮的纸袋玩偶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