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02 22:42:09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连接小灯泡的图例和验证实验,引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问题。

2)观察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的特点,明白哪些地方是可以连接的。

3)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环行电路可以点亮灯泡。

2)观察电线、电池,灯泡的特点,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连接灯泡,组成不同的连接方法。

3用图画的方法表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环行电路。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利用图示,引起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谈话:给你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能不能将小灯泡点亮?

1、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连接方法并做验证实验。

2、学生汇报讨论实验结果。

3、小结,质疑

师:刚才的实验有的组连接的小灯泡没有亮,这说明电流没有通过灯丝,因此小灯泡不会亮。怎样连接才能够让电流通过小灯泡里的灯丝呢?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手中的材料。

二、探究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1、学生观察手中材料的特点。

   教师提示:看看这些材料一共有多少可以使电流通过的“接触点”。

2、学生汇报。通过汇报使学生认识电池的电压、正、负极;导线的材料,灯泡的基本结构。②明白一共有6个可以通过电流的“接触点”。

3、根据研究的结果,小组探究可以正确连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发现的正确的连接方法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巡视。)

(学生汇报结果。)(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1)请同学们整理一下桌面,看哪组整理的最好,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2)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随机进行评价。)

4、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发现了四种正确的连接方法,大家的小灯泡都点亮了。这说明灯丝里有电流通过,也说明这个连接装置里有电流流动。那么,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呢?

三、探究灯泡构造,认识环行电路。

1、猜测:灯泡亮了,说明灯丝内有电流通过,根据这个现象猜测一下灯泡内部的结构。

学生利用图画,表达他们的猜测。

教师展示灯泡内部结构图,肯定学生正确的判断。

2、根据上面的结果,讨论并说出电流在连接装置里的流动过程。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评价。)

3、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连接装置图,通过形状给它们起个名字。

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探究活动建立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之上,大家发现了好多“O形装置,科学的发现和创造就源于今天这样的探究,让我们对电的探究从今天起继续下去。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