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教学设计 苏教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的第1课.doc
指导思想: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理论依据: 本课是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起始课,不可太过复杂的讲解科学的内涵,只需学生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即可。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本课是单元的第1课,也是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起始课,是《科学》教材的绪论课,因此上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课设计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展开对“科学是……”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把自己对科学的已有认识表述出来。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讨论学生自己的科学探究经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感到生活中就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把学生们对科学的理解从发明创造逐渐引导到日常生活中,拉近孩子们与“科学”之间的距离,从此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科学家小故事。
2.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彩色笔
教学流程示意图
一、导入新课1、看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2、了解科学家的故事。
二、探究新知1、书2页科学家都在干什么?
2、书3页我们是否有相似的经历。
3、琴纳与牛痘的故事。
4、布置作业。………………………………【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