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教学设计 江苏教 《科学》三年级(上册).doc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观察水》。
教学目标:
1.知道水是透明、无色、无味的液体,是可以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
2.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3. 激发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懂得节约用水。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水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自己动手做实验。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清水,各种类型的透明容器,糖水,白醋,气球,水管
学生准备:各种类型的透明容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一段“生命离不开水”的视频。
2.过渡:那水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水”。
二.动手实验,探究水
1.找水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四个杯子分别装有牛奶、白醋、白糖水和水,你有什么办法找到水?
(2)学生讨论并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本组方法。
(4)教师小结:认识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是:先用眼睛看,再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不了解的物体,千万不能随便闻和尝,以免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2.玩水
(1)玩水球
提问:(出示装满水的气球)你玩过水球吗?能把水球变成不同的形状吗?
提示:往气球里加水时,不要装过多的水,要把球口扎紧。
实验:分小组做玩水球实验,把水球捏成不同的形状。
汇报交流各组捏成的形状。
归纳:水可以捏成任意一种形状。
(2)倒水
谈话:出示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如纸杯、矿泉水瓶等)。想一想如果把水倒在这些容器里,水会是什么形状呢?
演示实验: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中,引导学生观察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形状的改变。
归纳:水倒进什么形状态的容器里,就会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3.运水
(1)教师布置活动任务:请各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用具,在不搬动桶的情况下,将一只桶里的水运到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进行操作。
4.课堂小结,谈谈收获………………………………【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