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1 09:55:58

文化路小学  陈俏谕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图片。(播放课件)

2、师提问:看到了什么?

3、谈话:美丽的大自然处处都有生命的存在,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

二、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前准备:

1)学生讨论: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些什么?

2)提示、要求:(出示课件)

提示:在观察、扑捉的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爱惜它们的生命。

要求:①在活动过程中,要使用镊子,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用嘴尝试。可以通过听、看、闻的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用你喜欢的记录方法)。

②观察过的动植物要把它们安全地“送回家”。

3)学生分组寻找、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三、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四、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1)             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大树的树干上、树枝上、树叶上、树根下,各个地方都有生物,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五、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六、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七、后续研究。

同学们,通过观察大树和讨论,大家对于大树这种植物已经了解得较为透彻了。下面请大家说一说你在校园内的观察中,还看到了哪些生物?

1)学生汇报

说一说你的记录纸上的内容,是如何获得的?

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什么生物?

在操场上发现了青蛙、蜻蜓、卷叶虫、蝴蝶、蚂蚱等小动物。

还在操场上发现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大家有没有把它画下来呢?

2)讨论

我们观察到了这么多的动物和植物,大家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呢?

生物名称

发现地点

青蛙、蚂蚱

校园围墙边

……

……

 

 

 

 

 

 

 

它们能长大。

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它们都需要养料。

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

……

八、小结

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