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苏教版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doc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 所需课时2课时
· 摩擦力现象学生都看过,也都感受过,但学生不一定能察觉到。本课从现象入手,从宏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办法。了解生活中对摩擦力的应用及避免或减少方法。
· 了解生活中对摩擦力的应用及避免或减少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3、能够设计在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2、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基础,爱动手、能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正确操作,并能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发现摩擦力的秘密。教师通过平时学生学习的观察,实现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并通过具体操作找到摩擦力的秘密,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完成本课内容。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结合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所需教具进行教学,另外包括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及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室内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一、 调动经验,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
(一)、导入课题:
1、出示纸飞机,提问,玩纸飞机时,你们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纸飞机会停下来?
纸飞机是学生熟悉的,比较喜欢的玩具之一,学生在玩纸飞机的时候,已经想到如何让他飞的更远的问题,并不自觉得进行了科学探究,而纸飞机停下来是受到了空气阻力的作用。当学生提出空气阻力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发现水中也有这种阻力,固体间也有这种阻力,这种阻力就是摩擦力,这就解决了摩擦力概念中的“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让学生伸出手,体会空气中的摩擦力,再用双手摩擦,体会摩擦力。
让学生在手的动作中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同时解决了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产生的” 此时已顺理成章的引出摩擦力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
(二)联系实际:
1、身边哪些地方有摩擦力,生活中看到了哪些摩擦力现象。在众多的摩擦力现象中,哪些是摩擦力的功,哪些是摩擦力的过?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对摩擦力的功与过分辨不清,为了突破难点,在这个地方我设计了一个辩论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意识到摩擦力即有功也有过,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二、 指导探究,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一)测量摩擦力实验
1、提出问题
提问:怎样能减小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拖的人省力?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交流,此时学生的想法主要是一种预测,但这种预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先有预测,才能设计实验来验证,在这里我让学生自由挑选工具验证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使用工具的意识。
2、学生挑选好工具后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