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2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7 20:29:56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题是《心脏和血液循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与《测量呼吸和心跳》、《肺和呼吸》、共同组成了《呼吸和血液循环》这一单元。这是学生认识心跳和呼吸、认识自己身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课需要一课时,40分钟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解决“心跳是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和了解心脏的跳动。第二部分,主要解决“心脏不停的跳动是在干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的功能。第三部分,讨论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即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第四部分: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即进行保护心脏的教育。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教学策略

·抽象的人体内部结构,会阻碍学生对于概念的理会和知识的建构;拟以具象的模型和情境演绎,体验“看得见的过程”、纠偏学生“前概念”。

·“解释和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训练暗贯全课,作足“一英里深”文章,内化学生科学素养。(如:通过观察相关现象,解释浸在水中的塑料瓶里的水的变化,迁移到解释“心脏在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泵’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会测量自己的脉搏,了解正常状态下心跳的次数。

·了解血液循环器官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会用模型研究心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

·在测量脉搏的搏动过程中了解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3、情感与态度

·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心脏和血液循环。

难点: 认识心脏的功能、了解血液循环。

四、教学准备

相关模型材料(小皮球、软质塑料瓶、小鼓、毛线、头饰等)、多媒体课件、活动记录表单、教学活动场地考察等。

五、 教学过程(含设计意图)

(一)导课、激趣

1.比赛 “看谁找(血管)得快?”

2.讲述:我们找到了血管,血管有什么作用?(交流)

3.这节课我们研究心脏和血液循环。

(二) 认识心脏和心跳

1. 课件呈现血管相关知识,扩展视野,激发好奇和进一步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 追问、猜测: 是谁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心脏,动力源)

4.引发学生对心脏探究的好奇: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5课件呈现:心脏外形、大小、由心肌构成。

6. 设问:心脏大致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请你找到它(比划)。

7.追问:你是根据什么找到心脏的位置的?(心跳)(自然过渡)

8.引导再问: 你知道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心跳如何产生?)

9模拟实验建构概念——心跳:引导学生手握小皮球通过反复“挤压—松开—挤压”体验,由小皮球给手的直观感觉迁移到思维:心脏由心肌构成,心肌收缩与舒张产生心跳。

10.小结:认识了心跳之后,接下来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 认识心跳的作用(心脏的功能)

1.引导探究:心跳和血液流动有关系吗?什么关系?

2.小组模拟实验——泵血:指导利用在清水中挤压软质塑料瓶(装满红水)来模拟(体验)心脏跳动产生的“泵血”功能。

(1)模拟“心跳”时,有什么发现?怎么知道有“血”泵出、流回?

   (备用)启发思考:水的颜色变化,说明什么?(“解释”能力训练)

2对照模拟实验试着说出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关系。(心跳——血液交换)

(四) 了解血液循环

1.调查学生前概念:

(1)(课件呈现)血液从心脏被泵出后流到哪里去了呢?

2小组讨论(猜想)并画出:血液流动过程示意草图。

(3)点评、展示一组草图并选择其为脚本集体参与情境演绎。

(指名利用头饰饰演“心脏”、“器官”;其他同学集体参与心跳、脉搏的动作模仿、毛线从手中经过模拟血液流动、鼓点模拟心跳声音(节奏))

2.重点活动(教师:道具、择机启发、参与配角;学生:讨论、编导、演绎)

3.对照刚画的模拟图,结合情境演绎,小组讨论、修改(补充)过来;展示其草图和修改过程、修正后的模拟图,说出初次草图的想法,意识到错误何在?(纠偏、求正、强化)

4.试着用一句话来提炼核心概念:血液循环(交流、完善、精准、内化)

5.深化:还有什么问题吗?(血液是在心脏里直接由静脉血又变成动脉血的吗?)

(五) 交流、总结

1.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

2.交流本课学习感想收获、体会。(点及“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