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8 10:53:46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是在学生了解岩石、矿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从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濒临枯竭的角度,来认识矿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

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开发,一些矿产资源已面临着枯竭。本课是在了解岩石、矿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从资源枯竭的角度来认识岩石、矿物与我们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教材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人类对岩石和矿物的开采活动,导致矿物资源的日益枯竭。首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矿产资源正在不断的开采,并真实地出示了开采后留下的一片废墟,让人感到心酸。接着教材中又提供了部分矿物资源的枯竭时间表(煤炭 200年 石油 40-50年 铁矿 21世纪中叶 银、锌、汞、铅、硫 20-30年),使学生认识到:矿物资源在不断地减少,是不可再生资源,今天多用一点,多开采一些,就减少一些,我们的子孙也就少用一些,从二、三十年中感到一种危机感,引起思想上的震憾,如果我们再不节约使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第二部分:介绍人类为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做出的种种努力:放慢开采的进程,开发新能源。教材中介绍了人类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风能、太阳能、水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安全无污染,它们是最廉价的能源。最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作为学生,我们能为矿物资源的保护做些什么呢?引发学生的深思,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二、学情分析

1)认知储备: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矿物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以及矿物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矿物存在于地层中将矿物挖掘出来需要艰苦的劳动。

2)存在不足:学生对矿物是如何从地层中被开采出来的,怎么做才能保护矿产资源。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2.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逐步启发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问题和活动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4.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四、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参与讨论小学生能为保护矿产资源做些什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2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影响。

3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4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资源。

2愿意为减少资源浪费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

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教学难点

面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我们要怎么样做

教学准备:

师:矿山模型,开采工具:锤子、螺丝刀12个,护目镜,手套

生:矿物用途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