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1 09:48:33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占有一定的体积空间。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做好简单的记录。

(3)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出合理假设,并能用实验来进行验证;

(4)能解释“气垫”复原的原因,并能根据假设设计验证性实验。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有质量,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能说出空气枪的原理;

(3)会制作空气枪。

(4)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5)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2)会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例子,知道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研究人和动物生存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关于空气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 学生交流。

3. 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 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比赛:吹气球  一只气球放在瓶子里,另一只气球没放进瓶子(挑选两名学生,比比谁先把气球吹大)

1.提问: 都是同一种气球,(出示瓶里的气球)为什么这个气球不能把它吹大呢?

2.讨论: 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3.小结: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探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1)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学生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纸团湿了) 

(2)老师再操作一次,把杯子垂直放入水槽, 前后对比,(纸团没湿)

(3)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小组能解释吗?

(4)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小组讨论,作记录,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原因,重点是要他们自己说  知道了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看似容易的实验,但是实验原理的揭示和上一个实验不同,学生要自己发现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

2、空气有质量

(1)空气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你能告诉我空气有多重吗?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能知道空气的重量,并动手试一试。

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让学生把气球、竹签、塑料绳放入水中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

你能不能再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书本上。

 (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有质量    

把讨论的方案记录在小组讨论板上 请学生演示  按照活动设计完成实验或用天平也可以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  实验一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①      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这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在书本上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

 (4)  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 4、理论运用实际

(1)  制作空气枪①讲解制作方法 ②小组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子弹”射的远 ③你能说说制作原理吗? 

(2)  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① 讲解制作方法及原理 ②室外实验。③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吹气球比赛让学生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学生兴趣浓。因此比赛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装在瓶子里的气球会吹不大,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明白了瓶子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第二个实验我先让学生演示,结果纸团湿了。接着我再次演示,纸团没有湿。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倒放,杯子里的纸团才会不湿呢?这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再深入研究、讨论、实验,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即空气占据空间,其他物体就不能进入到这个空间里去;只有空气出去,腾出地方,其他物体才能进去。整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充分的材料能让学生有机会去想、去做;也有充足的时间能让学生去议、去说。在给学生机会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脑、灵活了他们的手,锻炼了他们的口,这样的实验学生越“玩”越爱“玩”,在玩中求乐,乐中求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产生对无限科学知识的向往。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