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透镜》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P23-25 授课教师:双桥小学姚锦珍
教学目标:认识透镜的应用,了解望远镜的结构。
重难点:认识光的折射。
制作简易望远镜。
过程与方法
1、尝试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2、尝试制作望远镜。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过程设计
一、滴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看清老师镜片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吗?(老师拿着的镜片上放着粒很小的黑芝麻)(学生都说看不见,)接着老师在镜片上的芝麻上滴一滴水,放在投影上,芝麻变大了。(学生们都说是黑芝麻,好大的一颗芝麻。)你们知道芝麻是怎么变大的吗?
来,我们玩几种新的关于滴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广告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广告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广告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游戏尝试。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
5.观察插进水杯中的吸管和铅笔,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看书P23页。)
6.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学生描述菜地里看菜叶上的水滴里的小虫子变大了;荷叶上的水珠下的荷叶纹理变粗了…….)
二、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三、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
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四、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五、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板书设计
凹凸透镜
二: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 边缘薄 都透明
凹透镜;中间薄 边缘厚
三:望远镜
教学手记
在科学教学中,当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逐步成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时,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年龄、好玩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玩”中经历探究望远镜秘密的全过程,在“玩”中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遵循教学原则:首先要求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和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要遵守纪律,教师要精心选择实验材料,合理调控活动时间,灵活处理突发情况等。第二,要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操作,有目标地“玩”,带着问题去“玩”,在“玩”中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三,要让学生在“玩”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悟望远镜制作的原理,让学生在带有游戏性的活动中“真刀实枪”地搞科学。这样,学生才会在“玩”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才会终生受益。………………………………【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