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01 21:29:49

五小  袁友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铁杯、玻璃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前段时间,在学习《热》这个单元时,进行了传热比赛。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它的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金属、塑料、木头三种材料相比,金属的导热性能要比塑料和木头好;我们把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和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科学知识,通过比赛的形式来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板书课题)。

2.揭题: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二、比一比:看哪杯水凉得慢一些?

1.比赛任务:今天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杯热水,请你们用现有的材料尽量让这一杯水凉的慢一点。

2.比赛规则:

1)利用身边材料,自主采用各种方法。

2)比赛结束,小组交叉检测水温。

3)时间3分钟。

4)评分标准:前三名小组各得5分;其它小组各得4分。

3.测量水温、统计成绩。

4.宣布比赛结果。

5.评价交流。

6.教师小结。

三、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分组设计: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内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全班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制作保温杯。

四、比一比:哪个组的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1.比赛规则:

1)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保温杯。

2)等待测试期间,不得再用其它措施进行保温。

3)小组交叉测量.

4)时间10分钟。

5)评分规则:前三名小组各得5分;后三名小组各得3分;其他小组各得4分。

2.等待测试(期间,布置学生阅读有关热传递资料)

3.测量水温、统计成绩。

4.宣布比赛结果。

5.全班交流评价。

6.教师补充小结: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的杯子,保温性能就不好;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五、拓展

1.观察热水瓶的构造。

2.了解“真空”保温原理:

传热分三种途径:(1)对流传热;(2)接触传热;(3)辐射传热。前两个传热途径都需要传热介质,真空中介质没有了(工程上不可能绝对真空)阻止了前两种传热的发生,因此可以保温(但仍有辐射传热,所以真空的暖瓶内壁还要再涂水银就是为了阻止辐射传热。

六、结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不断开发,人们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了各种各样的保温杯。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今天课堂上设计制作的保温杯再进行改进,提高它的保温效果。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