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01 21:29:20

四小  张军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不同的材料,沉浮能力也是不同的。

3.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改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加装载量,合理选用不同的材料,大大增加小船的装载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

每组准备:橡皮泥,水槽,若干重物(回形针或螺帽),泡沫,牙签,细铅丝,抹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段时间同学们研究了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把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橡皮泥来造一艘小船,比一比哪一组的小船装载量大?让在座的老师们看看你们真正的实力,好吗?

二、热身赛

(一)用橡皮泥造船

1.比赛内容与规则:

1)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同时更像小船。

2)时间5分钟。

2.学生分小组制作。

(二)测试小船的载重量

1.测试办法:(讲台前放一排水槽,每组一只)小组长把小船拿到讲台前统一测试载重量(教师发口令;台下同学一齐数数;小组长负责向小船里放重物,数一下放一枚;记录员和教师负责记录)。

2.载重量计算:以沉下时小船里的重物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3.统计数据,宣布热身赛结果。

4.发表获奖感言(前3名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5.小结归纳: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三、挑战赛

(一)改装船体

1.谈话激趣:光是这样比,好像有点低估大家的能力了。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设置了一点难度。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吗?

2.比赛内容与规则:

1)用老师统一提供的材料,对小船进行改装;

2)小船本身不能再变动;

3)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船载重量大?

3.根据设计图进行改装。

4.改装时间:10分钟。

(二)测试载重量

1.测试方法:同前。

2.统计数据,宣布挑战赛结果。

3.讨论与交流:如果再进行一次比赛,你们将对小船作怎样的改进?

4.小结:通过今天的比赛,大家明白了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可以增加小船的装载量;合理选用不同的材料,同样也可以增加小船的装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一边研究开发新材料,一边设计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船。

四、终极挑战赛

如果让你自己准备材料,你打算使用何种材料,如何设计,提高这只小船的装载能力?回家试试吧!

 

 

《造一艘小船》评价记录

 

组别

热身赛成绩

挑战赛成绩

总成绩

小组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