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健康成长 教学设计2 冀教版六年级下科学.doc
9、健康成长 教学设计2
一、教学分析
这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一节综合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各个子系统的结构、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从而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征。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开始陆续进入青春期,面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奇妙变化,会感到模糊、茫然和困惑。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归纳、概括,综合出人体成长变化的规律即青春期的特征。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这一时期自身的种种变化,帮助他们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行为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健康生活。
本课按照什么是青春期,怎样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安排了3个活动。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整理资料,科学地认识青春期带来的种种变化,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二、科学与自然教材的比较
从结构上看,原来的自然教材也有该部分内容,分两个阶段呈现,第十册设计了“消化器官”、“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三课,第十一册设计了“神经系统”、“人的生长发育”、“细胞”三课,这样设计系统性不强,而科学教材从课的编排设计上较好地体现结构与系统的统一。
从内容上看,原来的自然教材主要是生理方面的。只涉及了青春期身体外在变化特征明显的身高和体重内容。科学教材生理上不仅涉及了青春期身体外在变化内容,还有身体内在变化内容,比如增加了肺活量的变化、第二性征的认识和心理变化。
从教学目标上看,原来的自然教材主要体现的是知识目标,科学教材体现的是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综合。比如科学教材增加了异性交往和异性欣赏的内容,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青春期心态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利用曲线图等资料分析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变化的特点。
2、能利用问卷进行调查、统计。
3、能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男(女)生所欣赏具有什么样特点的女(男)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