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31 09:00:03

3.1  动物的生命周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的科学课程,已经掌握了不少常见动物的特征,所以在本节中,让学生比较生命各不同特征,应该是有基础。对生物的每一个体的历史,较之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似乎更敏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总是不太容易接受生命“周期”,因为他们认为下一代不再是同样的生物。在“出生、发育、生长、成年、衰老、死亡”这个过程,学生又常常把“死亡”看作是历程中的一次事故而不是生物必然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青蛙、蝗虫、蝴蝶的生命周期

2、了解变态发育的特点

3、说出昆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4、知道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

情感目标:渗透环境意识,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周期是周而复始的过程

难点: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请同学一个月前在家里饲养一种小动物,并写好观察日记。

2、请同学回去收集各个时期的人的照片,照片来源可以是爷爷奶奶,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自己小时候各个阶段的照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CAI课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思路]

1、第一阶段:信息处理法。呈现各种素材,如图片、录相、录音等。学生通过信息的处理,找到相关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认知准备。

2、第二阶段:讨论归纳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总结归纳等方法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

3、第三阶段:情感熏陶法。通过生活环境变化对动物寿命影响的各种事例,教师从中引导,渗透环境意识,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课间活动]播放《真心英雄》

[导入新课]投影照片,自我介绍(猜猜这是谁?)

[讲授新课]

(一)人的生命周期

投影教师在不同时期的照片,请学生演一演教师老年期的模样。师生共同完成课本上的填图

(二)青蛙的生命周期

播放录象:树蟾的生殖过程

学生观看完录象后在课本上找到不同时期蛙的名称。

师生归纳青蛙的生命周期,共同完成课本上的填图。

学生比较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

教师指出:变态发育

学生活动:模仿青蛙的口气给小蝌蚪写信

[情景]:

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一只刚刚爬上陆地生活的小青蛙十分想念那些曾经和它一起玩耍,现仍在水中生活的小蝌蚪们,但因小青蛙忙于捉虫,没有时间写信。现在,请你代小青蛙写信给小蝌蚪,告诉它们:(1)从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让它们别害怕;(2)小青蛙在陆地上的生活;(3)小青蛙很想念它们,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到陆地上来再和它一起玩。

交流学生的信,教师及时表扬。

(三)蝗虫的生命周期

教师投影蝗虫的知识,师生共同归纳出蝗虫的生命周期,并绘出蝗虫的生命周期图

(四)蝴蝶的生命周期

师:播放录象—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

师生共同找出蝴蝶的生命周期中与蝗虫的不同之处,并一同绘制出蝴蝶的生命周期图

(五)总结动物的生命周期

学生讨论并归纳人、青蛙、蝗虫、蝴蝶的生命周期的共同特征,使学生了解生命周期具有周而复始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寿命最长和最短的动物及人的寿命长短。

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动物寿命的影响。(渗透环境意识)………………………………【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