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6 22:48:15

关注新课改

     编者意图:在已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市地区,教师普遍反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难讲。一是学生的有关基础知识太少,教学内容要求太深;二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就是满堂灌也说不清。2006年10月,江苏省在无锡市组织了一次高中新课程的公开课,并请来安徽、山东等地的教师一齐观摩研讨。其中历史课被大家一致看好的,就是南京宁海中学陈红老师的罗马法一课。
    公开课是探讨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形式。但是,怎样利用一节课的案例,使更多的教师从中得到启发,从而认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把握新课程呢?本刊将从这个案例开始,采取新的办法。一是要求执教者不仅提供真实的教学实录,而且要写出备课的全过程,让读者看清楚他的教学思路是怎样形成的。二是本刊组织讨论,请教材编写者发表意见,教师谈感想,教研员品评优劣。陈红老师的“备课日记”本刊下期发表,这是一篇很生动的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的挑战性和教师职业的智慧与魅力。本期有两篇评论出自教科书编写者,陈其先生是人教版必修(Ⅰ)的主编,姜守明先生是罗马法一课的执笔者。他们编写教科书时也是费尽心机,教师怎样利用,他们的意见值得思考。另三篇出自教研员之手。其中山东、海南已经历了两轮新课程,福建刚刚进入一年。他们肯定的意见居多,挑毛病很客气。明年本刊陆续选登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供大家分析学习。据悉,明年中部省区将加入高中新课程。那么,现在试验区遇到的问题,明年还会再现,但是,如果我们注意研究,将会给后来者提供经验。这是提高自己、授益于人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导入:

  “罗马帝国荣耀”游戏画面。(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很兴奋)


  师:同学们可能对这个电脑游戏很熟悉,玩游戏的关键是要守规则,就像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有法制一样。你们知道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什么吗?是罗马法。
  罗马人建立过一个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缜密的罗马法律。
  幻灯片: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名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有同学提出,耶林为什么对罗马法有这么高的评价呢?是啊,既然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都有其礼仪与法律条文,为什么唯独罗马法成了现代法治的最重要的渊源呢?
  什么是罗马法?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出示课题:第2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在课前预习,无锡市北中学高一(6)班(以下简称“市北”)、南京宁海中学高一(9)班(以下简称“宁海”)的很多同学提出了关于本课内容的一些疑问(展示学生提出的代表性问题):
  宁海、市北: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罗马法的内容是什么?罗马法涉及范围有哪些?
  市北:是罗马贵族制定的罗马法,既然贵族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受益,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制定法律呢?
  市北:罗马的“海外行省”与中国元代的“行省”有何区别?
  宁海:罗马法在当时有何作用?对后来的影响又是什么?
  市北: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律有什么联系?它对近现代法律有什么影响?
  宁海:为什么罗马法的内容会与资产阶级思想相似?市北:罗马法对哪些人不公平?为什么?
  宁海:从罗马法的相关规定中不难看出,这部法律存在着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阶级色彩,那么罗马法究竟能否推动社会的发展?它又有哪些阻碍作用?
  宁海:当罗马人正在编纂法律时,中国人编纂法吗?

一、基础探究:罗马法是什么

  师:什么是罗马法?
  生:它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历经哪几个阶段?罗马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幻灯片  形成:习惯法——成文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高峰:自然法
          完备:《民法大全》
  (1)形成: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师:《十二铜表法》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当时有何影响?
  生:《十二铜表法》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平民与贵族的政治斗争。
  师:是的,它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罗马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即平民与贵族的政治斗争。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10或公元前509年。当时,罗马只是一城一镇的小邦,而且强邻环绕,形势险恶,共和国首先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罗马公民内部平民和贵族的界限严格,等级森严,矛盾重重。一年一任的两位执政官完全为贵族垄断,贵族的大本营元老院更不容平民染指;同时贵族广占田产,放债勒索,平民负债破产便沦为奴隶,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非常尖锐。但是外部斗争的需要却以内部团结稳定为重,因此,共和初年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常采取“分离运动”的形式,即平民表示不堪压迫就要离开罗马另建新城,强迫贵族作出让步。随着平民斗争的胜利,罗马共和国逐渐由贵族统治转向接近希腊城邦的民主色彩,对外斗争也逐步取得进展,罗马开始强大起来。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第一个成果是取得选举保民官的权利。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不受贵族官员的横暴侵犯。保民官审议决议,拥有否决权,而且是一票否决。有点像现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都拥有一票否决权。保民官要经常到平民中去调查,而且晚上睡觉也不能关门,随时准备有人来访。第二个成果是采取立法手段赢得更多胜利。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因此,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此外,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往往因循旧例裁判,为保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公元前451年,罗马的平民让步,贵族妥协,同意成立一个由贵族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这十位立法者经过一年的努力,于公元前450年制定了一部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并摆放在广场公布于众。这就是《十二铜表法》的前十表。但是法律的编撰任务并没有完成,还有一些法律尚待编入。于是,又选出一个新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其中既有贵族也有平民。第二个十人立法委员会编定了两表法律。这些法律条文都被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上,称为《十二铜表法》,陈列于罗马集市供人们浏览阅读。自此,《十二铜表法》正式诞生,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后五表的补充。
  幻灯片:《十二铜表法》
  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9表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问: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哪些信息?它的公布在当时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1:第5表说明遗嘱有法律效力,财产归属由遗嘱人的意志决定,不能因为他死了就随意处置,这是私有财产的体现。
  生2:犯了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生3:第8表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积极方面是平民与贵族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但我觉得消极方面是它还带有一些传统色彩。
  生4:第9表体现了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不能因个人利益改变。
  生5:从第11表来看贵族还有些特权。
  生6:我认为这个法律既抑制了贵族权力,也保障了贵族的利益。
  生7:它既保障了贵族利益,也保护了平民利益,因为大家都有法可依。
  师:虽然《十二铜表法》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也掺杂着原始的、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但是,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把一向由贵族垄断而自由掌握的法律,用直白的文字公布出来,这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令行禁止”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贵族官吏的专横。除增补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外,平民在私法上争得和贵族平等的地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这也保护了平民利益。
  《十二铜表法》开启了罗马制定、完善成文法的传统,是罗马近千年的法律经典,历代统治者都没有明文废止它,它深入人心,在西塞罗时代,青少年都把它作为教本来背诵。
  以后罗马就经常用立法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出现什么问题了就立个法,如官职、土地、婚姻等等,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罗马的法制文化。后来不仅内部矛盾用立法的形式来解决,罗马公民群体之外的矛盾也用立法的形式来解决。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师:万民法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与公民法相比,它有哪些突破?
  生:在公元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称为“公民法”。
  幻灯片:罗马的扩张动画地图
  师:罗马在共和国时期,就开始长期的对外扩张,到公元前3世纪早期征服了意大利半岛的其他民族,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中期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罗马的行省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中国元朝的行省不同,它有一定的自治权。随着扩张,不同传统的民族间出现出现了新的矛盾。如:因民族习俗、文化传统不同的矛盾;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矛盾等。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治理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必要的司法保护。公民法能应对这些新变化吗?
  生:不能。因为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外邦人不受法律的保护。
  师:首先,罗马的公民法特别注重形式,如法庭上必须用固定的语言、还要祭神、还有特别的手势等等,谁错一点就算败诉。外邦人无法接受。第二,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可以不认可外邦人。而高卢人、西班牙、意大利人也有自己的公民法。罗马政府设置了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以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体系。它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把外邦人归入,使他们也成为法律主体。万民法内容很多,是把各种法统为万民法。针对行省地区还有各行省的法,但是要服从中央。
  尽管万民法还不是非常的完整统一,但万民法取代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它协调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罗马和外邦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关系。它可被看作是准国际法的最早形态,对于在庞大帝国内维系、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也起有重要作用。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3)高峰:法理思想——自然法
  师:什么是自然法?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是法理思想。
  安排同学们看课本132页[历史纵横],了解“自然法之父”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在学生阅读教材基础上简介西塞罗。)
  师: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古罗马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倡导者,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在西塞罗之前,希腊有些哲学认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理性,这些理性借助自然界的客观特质表现出来,他们认为这些理性像神一样神秘、伟大,同时他们把抽象的理性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结合起来,也是想用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性来说明理性的重要性。西塞罗吸收了这些思想,认为人间的法律就是那种神秘理性的具体化。这样就把法律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人人必须服从法律。同时由于自然对人无所挑剔,那么人在自然面前也就无所谓高低,也就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自然法认为在具体的人为制定的法律之上还有一套更高的法律,这个法律是所有的人,不分地区、国别、种族都必须遵守的。
  概括起来说,自然法的精髓是: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
  幻灯片: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自然法创立后,法学家用自然法去论证一些法律规则,如人的权利、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也修正了一些不合理部分。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它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4)完备——《民法大全》
  3世纪末至4世纪初,法学家编纂了一系列法典。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
  幻灯片: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民法大全》图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