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21.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三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运动把人性从天主教会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
B.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思潮的核心
C.启蒙运动构画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美好蓝图
D.三次思想解放运动都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22.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从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学说的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23.18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机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A.近代动力技术的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
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能提供更充裕可靠的动力
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
24.下列关于电(电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力是继蒸汽动力之后的一种新型能源
B.电动机发明后电力完全取代了蒸汽动力
C.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D.电能可很容易地转化为热和光等其他能源
25.下列发明对促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起关键作用的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
26.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得克萨司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27.当今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空间距离不断缩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①全人类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 ②全球政治一体化的速度空前加快 ③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 ④使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许多共同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反映出作者①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②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 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 ④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9.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体现出泰戈尔的作品
A.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B.代表了东方文学的最高水平
C.体现了东西文化的融合 D.反映了民族独立的迫切要求
30.电影是当今世界比较年轻的艺术,宣告了电影时代到来的人物是
A.贝尔巴 B.莱特兄弟 C. 爱迪生 D. 卢米埃尔兄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其中31题10分,32题16分,33题19分,34题10分,共55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
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圣训。 ——顾炎武
回答:
(1)据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2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3)上述认识对我国经济思想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所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遂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所以,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
一一达尔文《物种起源》
材料二 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在一次辩论中说:“达尔文简直不让我们相信神的意志的干预是存在的,我们能够背叛正宗的传统宗教吗? ……从达尔文先生的理论当中,我们只能得出两种结论:要么是人类缺少一个不朽的灵魂,或者相反,每个动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每只虾、每个土豆……甚至一条低级的蚯蚓都有不朽的灵魂。如果是这么回事,我想,今天晚上我们回家以后,就谁也别打算能吃下一份烤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