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济宁是伟大思想家孔子的故乡,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直到今天还对世界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A.孔子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
C.孔子思想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思想在战国时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2.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
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3.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嘉 D.顾炎武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5.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丰富②在封建社会始终处于正统思想的地位③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在近代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但其正统地位始终未发生动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7.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8.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封建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C.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9.“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10.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