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6 14:41:5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2008.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今山东省有“齐鲁大地”之称,这种称法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2.下列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 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5.“炮声如雷,京师震动,朝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鸟兽散。正阳门外大市若荒郊无人迹……”上述现象与太平天国的哪次军事行动相关

       A.攻破江北大营       B.西征     C.攻破江南大营   D.北伐

6.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B.使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变成现实

       C.宣告了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彻底瓦解 D.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领导五四运动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右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上面铸有“警告同胞毋忘国耻”的文字。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宣告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9.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

       A.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

10.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