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驶向未来》教学设计
《驶向未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惠安屿光中学 杨晓阳
【年级】 八年级下册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6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为主的课目。教材列举了交通事业中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观念和设想,并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启发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畅想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引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培养学生面向现实、展望未来的设计意识。
教材围绕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想象、对现代交通工具的调查了解、模型设计制作等方面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醒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直接关系到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希望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强化设计意识,体会设计与功能实用之间的统一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 能够初步了解现代交通工具的功能、造型、优缺点等基本信息。
(二)能力目标:
◆ 能够想象人类未来生活中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功能要求,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 通过收集交流交通工具的调查报告、展示设计创意的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潜移默化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设计想象、讨论交流的活动形成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
◆ 通过学生上台交流、展示、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形成节约能源、关注环保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
1、想象设计人类未来生活中交通工具的特点、功能。
2、展示讲解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创意。
【教学难点】 绘制设计创意草图。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书签(奖励学生用)。
学具准备:课前交通工具调查稿、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
本课可安排3-4课时来进行,本课时主要是创意和想象阶段的教学。教材围绕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想象、对现代交通工具的调查了解、模型设计制作等方面设置了三个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把活动二提到活动一前,让学生课前完成;并与活动一合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量。这样能提高学生的信息量,更积极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前布置学生针对身边的交通工具进行资料的收集与了解,并在课堂上展示,初步认识现代交通工具的基本信息,认识交通工具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前提基础;通过杨利伟的肖像及“神舟五号”的升空导入新课,潜移默化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然后以学生的调查资料入手,让学生从现代交通工具的不足之处开始展开讨论发言,并畅想未来交通工具的特点,包括功能、造型、能源、环保、智能化、人性化等方面,教师再进行引导总结,并通过欣赏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来拓展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创新;学习活动布置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未来交通工具并绘制表现创意的草图,通过相互交流意见来改进设计意图,重要的不是表现而是想象;在设计完成后让各小组上台展示讲解创意,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升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语文学科结合,提高综合能力;评价时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并对表现的好的小组进行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最后,播放电影《星战前传》的一段科幻赛车片段来结束本课,让本节课结束在意犹未尽之际。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方面,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意识,关注科技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以引导与组织为主,不要扮演包打包唱的角色。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在课前把全班分为8-10个小组,每组5-6人。分发学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现代生活中某种交通工具的资料和图片。并由学生自行推荐讲解发言人一名,负责交流调查报告。
附:(小组活动学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你了解你身边的交通工具吗?你将如何向同学们介绍它呢?
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共同调查收集某种交通工具的资料,并形成简要的报告,然后在课堂中介绍给大家。
交通工具名称:
造 型 特 点:
功 能 要 求:
使 用 能 源:
最 高 时 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