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精品教案3 [广东教育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17 19:16:03

教学目的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理解母亲“软中硬”的性格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有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与巴金、鲁迅等人同时代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生前写过许多小说和剧本。表现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世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你们知道是谁吗? 
同学:是老舍吧? 
    老师:对,是老舍先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小说和话剧比如,《骆驼祥子》《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你读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吗?一样地道优美的北京话,一样平实朴素的语言,一样浓厚纯朴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叙事散文《我的母亲》 
二、初读一遍课文 
1.认识文章中比较生疏的字词; 
2.结合阅读提示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三、落实字词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2.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 
    3.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4.出阁:地方语,出嫁 
    5.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6.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7.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8.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9.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四、精读课文,理清课文每段的内容,找出叙事脉络。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五、再读重点段落(第12,13,15段),体会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妙处。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轮流分段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