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建议
教材内容及编排特点: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必学课文共34篇,要求背诵的有11篇。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风吹》一课,可以在教学第一组“多彩的春天”时引导学生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本册教材除体现了整合的思想外。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月亮的心愿》写的是明天要郊游去了,而珍珍正在照顾生病的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样处理,对于当前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教材中突出了这一点,渗透给孩子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教材还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如《称象》课后“我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地球爷爷的手》课后“我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未来的桥》课后“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分头查一查,然后把它画下来吧!”等问题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去想象去创造。另外教材还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启发学生和学习伙伴一起去发现——用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字。教材还倡导了合作学习。如,49页,“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咱们一起了解一下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又如,课外识字的交流,学习成果的展示,在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这样,学生既体现了合作学习,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及协作精神。
了解了这些后,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对教材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感动,继而产生一种走进教材体验教材的冲动。冷静下来,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面对新教材,怎样构建新的课堂,怎样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语文园地等各项内容提出一点建议。
教学建议:
一、识字教学
认字学词,是一年级下册阅读教学仍需关注的一个重要任务。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要求认的字,只要学生能够将其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一般不要求书写,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一般不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更不要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
2.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识字的方法很多:有借助熟字加偏旁、减偏旁识字;有编谜语、查字典识字;还有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发明的形象动作识字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竞赛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我们可以直接把孩子带到校园里,街道上,引导他们认识身边的字。可以让他们认姓氏、标牌、电视、广播上的字;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 学生日常生活常常碰到各种食品的包装,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等等。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的资源。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识字本”。可以结合展示台的内容,把这种“识字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
二、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在一年级起步阶段,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①在教写笔画时我们可以编一些生动有趣的小儿歌。学生边写边诵儿歌,感觉特别有趣。②写字的笔训规则有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具体教师们可以参考教参218页,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加以强调,以防学生写字倒下笔。③从本册教材开始我们要教学生写合体字,写字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上下结构的字怎么写,左右结构的字怎么写,观察好了让学生先看老师的板书师范,然后再动笔写,这样材能把字写得平正、匀称、美观。
2.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要求学生看清字形再起笔;不要看一笔写一笔,把字写整洁,尽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为了激励学生写好字,我们可以在学生写得好的字上“加圈”,在墙报上把好字张贴出来或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好的书法作品。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大体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加强识字写字。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时,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
(二)读好课文。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可以借助外在辅助手段,如色彩鲜艳的图片,形象逼真的声音,各类声、色、形俱备的多媒体课件等,烘托气氛,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可以发挥朗读示范作用,互赏互听,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可以激起学生情感体验,自读自悟,体验中投入。如在教《棉花姑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角色体验:假如你就是棉花姑娘,在最难受的时候,突然看见燕子、啄木鸟、青蛙来了,你心里会怎么想?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读读文中棉花姑娘说的话。还可以借助各类朗读评价,正确导向。评价的方式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如当学生读完《荷叶圆圆》第二段小水珠说的话时我们可以这样评价: “是啊,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在感谢你呢!
(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努力让阅读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
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时空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办法。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启发学生想象:参加争论的还会有哪些小鸟?他们会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引导学生想象: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教学《棉花姑娘》一课,让学生想象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治好了病,棉花姑娘会怎样感谢七星瓢虫等等。我们还可以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哼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画家乡》一课,可以让学生画画自己理想中的家乡。 《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角色较多,情节生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之后进行分角色表演。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更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如教学《柳树醒了》一课,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春天里动、植物的变化;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可以让学生到自己居住的小区调查一下人们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查阅植树造林有什么意义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教学的情趣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