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 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禄丰城南小学:杨忠萍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别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必学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
1、 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 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 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 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㈠、识字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550个要求认识的字,250个要求写的字。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 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不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同时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5.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如,结合汉字的学习,认识最常见的偏旁。如果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阅读竞赛活动等,使儿童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㈡、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在一年级起步阶段,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2.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尽可能不集中在一节课上完成写字任务。
3.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㈢、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加强识字写字。
2.读好课文。
(1)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给画面配音、读给小伙伴听,等等。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学生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2)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
在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3.重视积累语言。
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精心设计问题: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问题的数量;二要努力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学生提供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这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㈣、语文园地的教学
本册语文园地的编排: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
1.我的发现。
旨在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在教学时不包办代替,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并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
2.日积月累。
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复习巩固生字。教师可以创造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
3.口语交际。
教材中这8个口语交际都是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2)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勾起话题,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3)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中的不足,适时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4.展示台。
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
以识字的展示为例,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背景或大舞台,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
(1)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激发识字的浓厚兴趣。
(2) 组织各种游戏,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
如,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识字活动,
(3)鼓励学生阅读注音读物,为孩子打开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
(4)引导儿童讲述自己的识字小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新教材正如一本有趣、实用的童话书,它与同学们进行平等对话,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主动创造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的方法,拿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