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镜子》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5 09:14:05

设计之初:

本课是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后面隐藏的是小爱迪生勇敢尝试、聪明细心的才智。对课文的学习分粗读和精读两步来完成。粗读主要解决字词,了解文章大意。精读部分首先由题设疑,再以人物和事件为两条线索,通过妈妈手术情况前后对比,爸爸的态度前后对比,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最后通过解题,来表现小爱迪生的超凡才智和品质。

教学流程

一. 解题设疑,故事导入。

1. 板书“神奇”,指读词语,学习“神”,关注示字旁右边是一个点,神是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 “神奇”一词是什么意思?(奇妙、奇特)

3. 出示题目“神奇的镜子”,会想到哪些问题?

① 镜子神奇在哪里?

② 是谁发现了镜子的神奇之处?

4.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他生活在一百多年前,(出示爱迪生头像),在他七岁那一年,在他的家里发生一件事。

二. 初读感知,解读字词。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大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 出示词语卡片,读准下列词语:

   骑马医生检查急性需要耽误决定疼痛

   皱眉环顾瞧见指挥反射成功摸头明晃晃

4. 理解词语:环顾——向四周看。明晃晃——形容镜面光亮。   

三. 精读品味,感悟中心。

1. 指读六个自然段。思考:课文中讲到了谁?

  妈妈 爸爸 医生 小爱迪生 小伙伴

2. 找到描写妈妈的句子。

① 一天,妈妈突然生病了,肚子痛得她在床上直打滚。

② 经检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

③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

3. 妈妈病得严重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一读。(打滚、急性)

4. 妈妈得救了吗?妈妈的手术是怎样完成的?哪一段有描写?读第二、三段。

(1) 妈妈在作手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路途远,光线暗)

  妈妈需要马上作手术,路途遥远,只能在家里做,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又无法作手术,此时此刻情况很危急!

(2) 找到描写医生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迟疑、皱着眉、摇头)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3) 你还能找到哪些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大家急得团团转。)

(4) 手术环境如此恶劣,情况如此危急,再读此段。

5. 这时,小爱迪生想到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突然,小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家门。不一会儿,小爱迪生回来了,手上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小爱迪生指挥小伙伴们举起镜子,放在点燃的油灯周围,由于镜子反射聚光,屋子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6.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镜子有哪些作用?观看课件或者实际操作演示,了解镜子的聚光原理。

(小爱迪生用镜子反射聚光的科学道理,使手术顺利进行。)

7. 爸爸赞成小爱迪生的办法吗?试着用不同语气读爸爸的话。

对比: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说:“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爸爸摸着爱迪生的头说:“孩子,爸爸错怪你了。”

   责怪——责备,指责。     恍然大悟——突然明白事情的真相。

8. 小结:爱迪生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镜子反射聚光的原理,解决了手术光线暗的困难,挽救了妈妈的生命。

9. 思考:镜子究竟神奇在哪里呢?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爱迪生从小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勇于发现,很早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看似平常的镜子,在危急时刻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如果能够勤于动脑,细心思考,一定也能用平凡的事物创造奇迹!

10.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拓展了解爱迪生的重要发明。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