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语文下册《掌声》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教学内容】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29课《掌声》
【教材与学情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选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爱”的主题。本文反映的是“相信自己,关爱他人”的主题。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是作者回忆当时一位残疾的同学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自卑,忧郁的心理,鼓起了生活勇气的故事。语言真切朴实,情感充沛,寓意深刻。课文情节对二年级的同学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同学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本班同学,对感情丰富的课文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能够抓住文章的重要词句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读懂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但文章包含的哲理及小英的内心变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感悟小英的内心活动上,深入体会两次掌声的内在含义和作用。
【设计意图】本节课,我打破了从头讲到尾的惯例,顺着学情的需要,我改变了记叙的顺序,先找中心句,弄明白文章所包含的哲理,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词句,将掌声前后的小英进行对比,按着发挥角色效应,引领学生在扮演过程中领会文本,让每个学生都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通过神态动作的再现,理解主人公小英的变化原因来自于掌声的作用。通过过渡词、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积极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充分张扬他们鲜明的个性。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演练的主阵地,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小英在两次掌声中内心的变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情境,自读自悟,组内讨论等方式,感受鼓励,赞赏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爱,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直插中心。
1、导言:揭题《掌声》。大家回忆一下,文章写谁的什么事?
2、齐读课题,课文为什么用“掌声”做题目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出示这句话,“我永远忘不了这掌声,因为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指名读。问:“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这掌声?”
3、练习用“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句式练习说话。
4、小结:她“永远忘不了”“永远感谢这掌声”,可见掌声对小英的一生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呀!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感恩之心,感谢之情)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最后一段话,通过小英的来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精髓,我首先抓住文章的这个中心来展开,让学生的思维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掌声的作用有多大。
二、前后对照,感悟变化。
1、小英以前是怎样的孩子?现在又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能在课文中找到出处吗?(指名读第5自然段)
2、谁能用一个词说出小英以前是个怎样的孩子?(忧郁)理解“忧郁”,换个词怎样说?
3、她的忧郁表现在哪儿?请看第一自然段。默读用“----”划出表示小英忧郁孤独的句子。抓住“总是”、“默默”“一角”理解这句话。
4、小英还会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
5、为什么小英会这样呢?书上是怎样写的?用“因为……所以……”把前后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用什么语气读才能把小英的忧郁之情表现出来呢?(自卑、低沉……)
6、现在小英什么样?让我们再回到第5自然段。体会“……”的作用。
7、小组讨论汇报表演:
A组汇报小英与同学交流的情景。
B组汇报小英与同学做游戏的情景
C组汇报小英与同学排练节目的情景
8、小结:你们看,现在的小英能与大家一样同学习,共欢乐,她的变化真是大呀,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不见了。是什么原因使她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得从一次故事会说起。
【设计意图】我紧紧抓住第5自然段,围绕“忧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自然段,通过表演汇报让学生走进文本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小英,从而感悟到现在的小英生活在同学之中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激发学生对掌声力量的探究。通过换词,用关联词语说话等形式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
三、模拟情境,寻找原因。
1、模拟情节:全班同学模拟开故事会,一人扮小英。
2、再现故事内容
师 生
故事会开始了,起初小英的表现是——把头低了下去
接着小英 ——犹豫了一会儿,眼圈红了
再接着小英 ——感动得流下的眼泪
故事讲完了,小英深深地 ——鞠了一躬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英 ——微笑着走下讲台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