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案设计
“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
说明: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学习思考,发现问题。
(二)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科学家们又有怎样的愿望?
提示:希望找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2.说说你对“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句子的理解。
提示:“希望”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重现,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
说明:回归整体,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四、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深入探讨:学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4.师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五、课堂练习
读一读,填一填。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 )经过( )的演化,( )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亿万年前,一种( )羽毛的恐龙( )同类,飞向蓝天,(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3.地球上的( )恐龙( )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 )身体。
4.数千年后,它的后代( )成一个形态各异的( )家族。
板书: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