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山东卷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11 19:54:51

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山东卷

命题思路:
纵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山东卷,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本套试题仍然坚持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进行了科学、规范、严谨的命题。题意表达清楚,语言准确、简洁,完全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指导思想,能够真正起到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服务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
命题特点和趋势:
总的说来,该套试题体现了以下命题特点和趋势:
一、试卷难度适中,完全符合新课改要求
2009年是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三次高考。新课标试行以来,教材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词汇量、阅读量有较大提高,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考查。整个2009年试卷难度适中,体现新课标培养目标,符合新课改要求。
二、继续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从本套试卷的考查内容看,2009年山东卷延续了2007, 2008年山东卷的风格和优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是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所考查的重点。其中词汇和语法知识均考查考生在进入情境,理解题干,把握内容基础上对词汇或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完形填空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前后一体性强,强调考查在语篇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阅读理解部分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都是特点鲜明,考查角度灵活多样,真正考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阅读表达题体现了语言的综合性和语境化因素,在实际的语境中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体现所解决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应用性,能够使学生展示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本题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符合交际教学的特点,也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写作部分命题要求简洁明了,考查考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到位。
三、试卷内容贴近现实,体现生活,时代感强
无论是语法和词汇知识,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一直到最后的写作,各部分的选材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感非常强。文章题材多样化,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生活的不算热点的"热点"。让考生普遍感觉到试题来源于生活,试题在体现生活,答题的过程就是在体验生活。无形当中山东卷也在指引着考生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扩充生活知识,了解社会背景。能让考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这样的选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反拨作用。
四、阅读部分继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
与2008年题型保持一致的同时,阅读理解部分又有自己的新特点,在选材,用材,以及考查上,命题者下足了功夫,用尽了心思。但总体来说,今年高考英语试题继续保持了较大的阅读量。保持较大的阅读量既对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提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有益又对体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有益。这非常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继续发扬主观性,开放性的鲜明特色
总结了"阅读表达"题这一主观性题目在2007,2008年取得的成功经验,今年的阅读表达题的命制更稳健更成熟,更能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道题仍然是今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独一无二的特色题型,也是山东省高考改革的一大特色。书面表达题目设置保持稳定的了开放性,充分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写作内容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思路开阔,展开丰富的联想,准确表达个人观点。这种开放性无疑会成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导向。
六、试题整体难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灵活设置细节难度
1、试卷总词数4300左右,英语单词3500左右,新课标词汇量有所增加,。体现了高考英语课程词汇量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到位为原则。无形中考查学生细节问题关键词汇的处理能力。
2、阅读部分复杂句式明显增多。,试卷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部分的长句、难句较多。有的文章中,一句话有近30个单词,且独立成段,比如完形填空的第一段就是一句话。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长难句、突破生词、理解句意,并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多角度考查学生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的能力。
总之整套山东省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推进素质教育,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了英语测试改革的总方向:"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符合新课程的发展要求,与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指导思想相吻合,是一套成功的高考试卷。
具体题型分析和解题技巧点拨:
第一部分 听力
今年的听力试题材料仍然是有10段对话,前五段只读一遍,内容少简单,后五段读两遍,内容多,信息量大,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实际,语速也适中,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但发音清晰规范,信息量较大,语境真实完整,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内容涉及考生较为熟悉的话题,情景丰富,真实可信,有利于检测考生对不同环境中口头语言运用的感悟和接受能力。从设题角度来看,多数是较为直接的细节性题目。既要求学生抓住细节,又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判断,了解对话的主旨大义,说话人的态度、意图等较为深层的问题。这就需要考生必须从以下角度来把握听力试题解题技巧:
一、整体浏览所设问题,预测话题
二、边听边记,强化记忆
三、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技巧推断最佳答案
如:第2题.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hotel.     C.  In a school.
此题考生就必须得在听清材料把握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快速进行加工分析才能最终得出答案B。这种题我们在做提前心中有数,是让我们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那我们就要注意说话人的措辞用语,从而得出在什么地方发生。
再如第3题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
B. Cathy is too busy to come.
C. 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
此题我们也是要听懂关键信息,然后通过女子话语的含义快速加工分析,得出她的意图是做什么,这样才能得出答案A。也是通过说话者的措辞语气。
再例如:
5. At what time of the school term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the end if it.    B. In the middle of it.     C. At the beginning of it.
答案C,文章中没有直接说出,需要判断分析。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