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第八册教案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15:02:53
  歌曲从轻弱柔美的合唱声中开始。旋律平稳并缓缓上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水波轻轻托起,并冉冉升上蔚蓝苍穹。在两小节过门后,由女声独唱,中间插入了女声伴唱,表现了欣慰、自豪的感情。当唱到“母亲,母亲,请把明珠镶嵌你的华冠……”这两句时,令人感受到一股炽热的爱国之情。接着,速度转快,在节奏活跃的间奏后,女声独唱的旋律再次出现,但节奏扩展一倍,由“”变为
“”,气氛热烈,表现了人们喜庆胜利的欢乐心情和再创辉煌的坚实决心。这一部分将独唱外,还加入了女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4.歌曲《杨柳青》
  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5.歌曲《大雁湖》
  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采用第一乐句换头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第四课 《水上的歌》教学参考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2.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3.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4.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
  5.继续学吹竖笛。

  教 学 内 容

  聆听《划龙船》 教学基本要求
  1.民间风格导入。
  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
  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
  3.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4.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5.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
  6.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
  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气氛紧张热烈,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动作整齐。)
  7.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8.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
  9.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
  10.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声乐演唱形式介绍——齐唱
  1.图解:
  (1)几个脸部。表示有两个以上的人都在同时唱歌。
  (2)图形谱。表示同一曲调。
  2.问题研究:比较研究。
  (1)齐唱与独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齐唱与合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聆听《水上音乐》 教学基本要求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1)设问:18世纪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
  (2)创作背景简介: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
  (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
  5.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聆听《船歌》 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形象导入:听乐曲引子部分。
  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像这是怎样的形象?
  2.揭题: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管弦乐《船歌》。
  设问: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取个名。我们学习上行、下行……
  5.从主题①旋律波浪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6.复听管弦乐《船歌》,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  7.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声二重唱,听听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由于该歌主要是描绘爱情的情节,在教学时不必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
  8.二重唱演唱形式图解:两个男生脸部代表两个人,两个图形谱表示两个曲调同时行进,结合为一体。
  9.小结:这两部作品是外国音乐家表现的“水上的歌”。

  表演《小螺号》 教学基本要求
  1.情景导入:也许大家没有海边打渔人家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的画面中,书本的描述中想像渔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吹奏小螺号的情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