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学设计及点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5 11:00:36

本教学设计:吉林省通化市兴华教育集团三中 徐乐凤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13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随着电影的播放而传遍全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于感情抒发较为平稳,因此两个乐段并无较强的对比,除了第二乐段第一小节出现的节奏型外。歌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寄托了主人公对亲人、对家乡深深的祝福。因此投入感情演唱好这首歌将对学生的情操陶冶起到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电影音乐,增强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培育学生自信、合作等人文素养,彰显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功能,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2.通过欣赏、学唱、体验、探究,增强自主、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歌唱的技能,加深学生理解和喜爱电影音乐的情感,很好地表现音乐,体现音乐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对不同场景歌曲情绪的把握。

教学难点:唱好二声部及歌曲高潮部分的节奏处理。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用萨克斯演奏的《雪绒花》


 

听音乐进教室并就座

创造一种美好、轻松的音乐环境

打出雪绒花图片,看谁能猜出是哪个国家的什么花?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歌曲《雪绒花》


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奥地利,雪绒花


采用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雪绒花”


 


 


 


 


 


 


 


 


 

简介《雪绒花》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情节,播放《音乐之声》的主要画面


畅谈剧情,师生共同回顾剧情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及对第一声部的学习和演唱,更好的体会、感受歌曲,为第二声部学习做铺垫。


分别体会歌曲的两种演唱情感,并很好地表现。


播放《雪绒花》影音资料。

请学生思考歌曲《雪绒花》是采用几拍子写的,找出歌曲多次重复的旋律和高潮部分。


3/4拍子

旋律3–5│2‐‐│ⅰ‐5│4‐‐│先后三次出现,高潮在第三乐句

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验。

范唱歌曲

1.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2.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发一个音,“la”。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节奏和情绪。

3.请同学们随琴声唱一遍歌词,探究并初步体验歌曲。

4.歌曲处理

5.检查学生演唱情况

6.要求学生以微笑的表情柔美的声音演唱。

7.探究两种不同情绪的演唱方法。

8.请同学用严肃的表情,庄重地演唱《雪绒花》


 


 


分析节拍特点及规律,体会演唱方法,有感情的演唱《雪绒花》第一声部


听歌、看谱、划拍


 


 


模仿教师情感,用”la”音哼鸣
 


 


 

视唱歌词.


讨论


 


 


微笑地演唱《雪绒花》


 


以讨论的形式体会少校当时的心情


严肃地演唱《雪绒花》

师边弹琴边教唱二声部


用“la”随师进行旋律模唱,


 


以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为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和老师的合作中学会相互配合及声音和谐统一。

检查学生对歌曲二声部的学习情况,随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学唱二声部

演唱第一声部,引导学生合唱时相互配合及声音的和谐统一。

轻声演唱歌曲的第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

介绍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及其相关知识


动手并能准确的打好三拍子

为学生进行伴奏


 


一名学生指挥,其他同学自由组合分出两个声部,合唱《雪绒花》


播放剧中其他歌曲《孤独的牧羊人》《Do ri mi 》



聆听

讨论

进一步 加深学生对影视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对本堂课简单概括,播放萨克斯演奏的《雪绒花》,在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教学。

利用课余时间完整的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收集剧中的好听歌曲。

怀着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之情离开教室。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