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骑手-音乐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05 10:57:49

我是草原小骑手

——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五单元歌曲教学设计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  邬京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教学的。

(二)理论依据

新课标中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途径,实际上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结果的自主学习过程,是从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出发,为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着想,逐渐形成最适合自己、最能体现独特个体的音乐学习方式。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使教学设计和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1、《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以乐段结构的羽调式歌曲,结构清晰。包括3个大乐句。第一乐句(a+b)的情绪活泼欢快,和声内涵明确,旋律节束在不稳定的半终止上。第二句(a+b1)是第一大乐句的变化重复,仅结尾不同。第三乐句前半部分为衬字句(引入了新的旋律素材);后半部分重复开头一句歌词,并再现第一乐句的旋律素材。歌曲具有典型的蒙古族风格,情绪活泼,充满自豪感,而且富有舞蹈节奏。衬词为分裂性结构,适合2小节一换气,其余部分为四小节换气。抑扬顿挫的节奏、跳跃的旋律,使草原小骑手的人物形象特点非常鲜明,给人以豪爽、亲切之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识唱乐谱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吹奏口风琴、分组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学习方式。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希望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学生联系起以往学习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这首作品的学习中,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草原小骑手豪爽的性格、开朗、自信的生活态度。在演唱歌曲时要流露出草原小骑手自豪神气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重在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演唱语气、情感塑造草原小骑手的形象。同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三)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以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主要过程是:教师启发学生在感受、体验分析草原骑手的性格特征的同时,准确生动的表现草原小骑手的风采。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四)技术准备

1.使用绘声绘影软件的截曲功能,把作品分别截成三段带歌词的音响和截取伴奏。

2.PPT幻灯片制作的课件。(呈现歌谱、另准备一些蒙古族风俗的图片)。

3.TT制作的歌谱、overture4.0软件打出伴奏谱。(《草原到北京》和《我是草原小骑手》的歌谱以及《我是草原小骑手》的伴奏谱)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其对策

四年级学生以前曾经接触过的蒙古族的音乐作品有一年级2册第五单元《跳起舞》中的欣赏教材《挤奶舞》、二年级第四册第九单元中的歌曲《草原到北京》等作品,对蒙古族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课教学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特点的了解。例如歌曲中第二小节出现的切分节奏在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中的歌曲《大树妈妈》中、第四册第九单元歌曲《草原到北京》中、三年级第五册第五单元《木瓜恰恰恰》中、以及三年级第六册第八单元《友谊》中的歌曲《原谅我》中都出现到过。在本课的学习中既要求学生唱准切分节奏,同时要求学生体会切分节奏对展现人物性格所起的独特的作用。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调动起以往学习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这首作品的学习中,并且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草原小骑手豪爽的性格、开朗、自信的生活态度,并通过演唱带出来。

2.把歌曲的音准、节奏铺垫好,另外从音乐要素(速度)中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体会并选出更恰当的速度能更好的表现歌曲的人物形象。

3.课前要运用打谱软件准备好乐谱、音响、课件等资源。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草原小骑手爽朗、自豪的性格,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并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清晰的咬字、吐字完整而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特点。用口风琴吹奏歌曲旋律。

教学重点:运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清晰的咬字、吐字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出现的切分节奏、四分、八分附点节奏以及音程的七度(ⅰ到 2)、八度(ⅰ到 1)大跳。

四、教学流程图

 (网页不能显示流程图片,见谅--编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阶段目标:回顾以往所学的蒙古族歌曲《草原到北京》,引起知识迁移)

师:播放歌曲《草原到北京》,引起学生回忆这首蒙古族儿童歌曲,从歌曲中,引发学生联想草原儿童在马背上生活的图景。

生:聆听歌曲《草原到北京》并随着音乐轻声唱,跟着教师想象内蒙古小朋友在马背上的生活画面。

师:枣红马不仅是草原小朋友的交通工具,还能展现他们什么样的风采呢?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表现草原小朋友的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同样是一首表现蒙古族小朋友的歌曲,他们骑在马背上向我们走来,,想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生:听歌曲后,大家交流感受----认识到草原小骑手不同凡响之处。(神气、自豪)

(二)学习新歌(阶段目标: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歌词、歌谱)

1.初听作品,了解歌曲内容

师:草原小骑手活泼、爽朗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音乐上是怎样体现的呢?再听歌曲时,请大家关注歌曲中有几个乐句?(出示歌篇再次播放歌曲录音)

生:聆听歌曲并分析。

2.分析歌曲的结构

师: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几个音组成?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个?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