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嘴巴之《猜谜谣》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二年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16 10:16:49
3、演唱学生创编的歌曲。

表扬与鼓励: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你们老师说的话了,你们的嘴巴太巧了!

(五)总结、下课。

师:愉快的音乐课结束了,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的巧嘴巴!谢谢大家!

八、教学反思:

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总是能焕发出活力,让师生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久久沉醉于其中的。结合本节课,总结一下如何优化音乐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从而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和享受音乐。

反思一:我了解学生吗?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外围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借班上课),知识面较为狭隘,缺乏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该有的教学常规。如何调动这班活泼、好动的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学就成了我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利用丰富的音乐活动疏导学生,让学生的活泼劲使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中去,变不利为有利。此外,在编创歌词这一环节,我利用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帮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这一类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让他们无暇去做跟音乐课堂无关的事情,而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创编歌词的活动中。实践证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大大增强了学生音乐创作的自信心,成为了本节课最最“闪耀的”亮点。

反思二:哪些教学资源是最适合本节课使用的呢?

本单元欣赏曲目很多,教学资源也很丰富。基于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人没有选择其他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只是将本单元主题“巧嘴巴”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末,反复鼓励与表扬学生拥有一张“巧嘴巴”。我认为,现今的教学资源如此丰富,但不意味着要将所有的资源运用到音乐课堂上,应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合理利用才能优化音乐课堂。

反思三:哪些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可以解决、突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我想让学生会唱这首《猜谜谣》是首要任务,要会唱,那首先就得突破最难唱的“衬词”部分。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找出衬词部分的相同和相似句,然后又用动作和色块提示学生,最后让学生模仿……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又进行整体听唱法教学。当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时,就会有表现音乐的欲望,这个时候适机点拨,进行歌曲处理,让学生一问一答地演唱,用问:“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分?”答:“我这次考试考了100分”…….这样的话语来提示学生怎样把歌曲的“神秘感”和“自信感”演唱出来。实践证明这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总之,有效的音乐教学课堂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显示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这样才能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100%(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