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 新世纪版小学《艺术》第四册教案
课例
《欢乐的泼水节》之歌曲《金孔雀》
——新世纪版小学《艺术》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
杨玉辉
背景介绍:
《艺术课程标准》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又不敢太放手让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害怕课堂一活跃不利于组织教学。同时感觉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不浓,特别是男生,参与意识淡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校艺术组教师结合新课标,提出了“创设愉快的艺术情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问题。目的是通过校本教研——课例的研究、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使我们的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我今天讲的是二年级《艺术》第六单元中,以音乐为切入点的《欢乐泼水节》一课中的歌曲《金孔雀》,面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二年级学生,如何让学生对遥远的傣族感兴趣,并通过学习歌曲《金孔雀》了解那里的民风、民情、民族艺术,以唤起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课前我布置孩子们收集傣族资料,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参与时间与空间,这样既激发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新歌教学环节,我也设置了一些活动,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对象:二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金孔雀》,使学生初步感受我国傣族的民风、民情、民族艺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2、学习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思想教育要点:
1、 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 让学生感受我国傣族的音乐特点及风土人情,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感受我国傣族的民风、民情、民族艺术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金孔雀》
教学具准备:电子琴 、大屏幕 、CAI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设计:
教 教学过程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听《小孔雀告诉你》音乐进教室。 |
做简单的孔雀舞动作进教室 |
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 |
|
二、师生问好 |
|
|
|
三、基本训练: |
1、发声练习: 师:美丽的孔雀把我们带进了教室,让我们伴着优美的歌声唱起来跳起来吧! 用 “lu”来唱。 2、律动 3、听音游戏:《孔雀的羽毛》
师:瞧,那边有一只丢了羽毛的小孔雀,噢,那些丢失的羽毛正发出声音,你能听出是哪个音吗? (1)依次听音:3 1 5 5 6 1 (2)由低到高的顺序把羽毛按上 |
创设浓浓的艺术氛围 感受美的同时进行基本功训练。 |
|
四、新授 |
1、导入新课: 师:小孔雀高兴极了,为了感谢大家,唱起了动听的歌。 2、范唱 3、简短讨论: (1)金孔雀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同学们,你知道孔雀是哪个民族的吉祥物吗? 傣族 (3)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傣族资料,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是的,一提到傣族就联想到泼水节 、竹楼、花筒裙、孔雀舞。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傣家,了解一下那的人文风情。 大屏展示:傣族民风、民情、民族艺术 4、学习歌曲 师:看孔雀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1)读节奏 (2)模唱 (3)读歌词 (4)填词演唱歌曲《金孔雀》 5、歌曲处理 师:让我们把灿烂的笑容传达给周围的同学。 6、 表情的演唱全曲 |
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参与意识。 帮学生更好的找到歌唱状态为歌唱做准备 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美 |
|
五、教师小结 |
师:伴着金孔雀优美的歌声和舞蹈,我们走进了傣家、走近了孔雀。“傣”的意思是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希望同学们心中永远装着爱,永远歌唱和平。 |
教育学生热爱自由、热爱和平。 |
|
六、课业结束 |
师生再见, 《爱我中华》音乐响起出教室。 |
热爱民族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