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新课本音乐教案第五册(三年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7 07:46:56
7、视唱歌谱(先用柯尔文手势视唱)
8、学唱歌曲。
   要求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9、律动: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五、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课后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一单元,我以“听、唱 、游戏”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
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例:“七个小兄弟”以景展开想象。“音乐是好朋友”以情展开想象,亲情、友情。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射线发散开去,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


第二单元  《快乐恰恰恰》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
2、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热烈奔放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的体验,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跳到我这里来》、《阿西里西》
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能够认识1、3、5三个音,并正确拍击出由x-、 x、 x组成的节奏短句;试着创编简单的旋律。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密切联系,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教学内容
唱: 《木瓜恰恰恰》《跳到我这里来》《阿西里西》
听:《马刀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踏踏、唱唱用“1、3、5”  三个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养成与他人合作    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教学难点
  用“1、3、5”  三个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

第一课时            《快乐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
2、认一认二分音符唱两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3、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2)认识二分音符x- ,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3)视唱歌谱
4)师生接唱
3、学习歌词
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
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跳到我这里来》
教学目标
1、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让学生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来。
3、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的过程中,正确模仿片中的动作,并学跳集体舞 。
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并将自己对三个部分的感受通过综合性的音乐表现以及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积极参由于歌词的创编,并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赛马舞》音乐进教室
2、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你仿佛看见了一个什么场面?
师:这是一首《马刀舞》乐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民,正在开展一场跑马比赛的热闹场面。
二、欣赏《马刀舞》
1、听赏《马刀舞》,听时请注意,乐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师:这首乐曲是苏联作曲家哈哈图良于1942年创作的战斗舞曲,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苏联小舞蹈家给咱们表演(播放第二编);你们想不想和小舞蹈家一起表演?
三、学唱“跳到我这里来”
1、师:同学们,你们表演的真好!感受到欢快的气氛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拍手为舞蹈的人们伴奏吧!
2、听唱“跑到我这里来”
3、学生跟琴模唱歌谱
4、熟悉歌词
5、学唱歌曲
6、现在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一下,那种速度比较合适(慢速、中速)
7、创编歌词:谁能把“没有舞伴怎么办?”这句歌词换一换?
四、集体舞表演


第三课时《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学唱歌曲(只需大致学会)。
2、学唱“阿西里西”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及快乐心情。3、学跳集体舞,重在参与。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
教学难点
   学完歌后,设计一些综合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感受《我的家乡日喀则》
 1.小朋友,在上课前,大家先说一说西藏有那些特点,并结合书中插图,来感受、了解一下歌曲的内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