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娃娃爱竹林 苏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竹秀美、挺拔的自然美,有赏竹、爱大自然的情趣,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竹器中感受其造型和结构美,体验竹工艺的奇妙和情趣,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节奏及句式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竹乡娃娃爱竹林》,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理解歌词的内容,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难点: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教学准备:
表现竹的有关诗文、美术作品或图片、照片等。
搜集竹制品实物或图片等,了解有关竹制品的基本制作方法。
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连音练习:
1. 5 3 4 2 ︱1 2 3 4 ︱ 5 3 4 2 ︱ 1 - ‖
ni no ni no ni no ni
断音练习:
2. 5 0 3 0 1 0 ︱5 0 3 0 1 0 ‖
mi mi mi ma ma ma
按要求做到唱好每一条练习曲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儿歌《翠竹儿》,教师朗诵《翠竹儿》,学生齐读儿歌,想象和理解童谣的内容。
2.出示单元主题页:向学生展示竹海的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的感觉。边欣赏边请学生谈谈自己看到这么多美丽的竹林的感受。
3. 展示资料,交流对竹的体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自己或小组搜集到的有关竹的哪些资料和信息,表达对竹的情感。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喜欢竹吗?你们了解到有关竹的哪些资料和信息,让我们共同分享竹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感觉。
4.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悠扬的笛声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画面,师生一起共同感受竹景的色彩、形态、意境等。
5.引导学生与竹对话,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竹的感受和情感。师提问:你喜欢竹吗?为什么?你对竹有什么印象?你第一次见到竹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你对竹有什么感觉?请你把对竹的认识和情感向竹诉说。
(二):竹乡娃娃爱竹林
1. 欣赏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理解歌词的内容,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 学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 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 ×× × × | × ×× × × |
竹 叶儿 长 哟 ,竹 叶儿 青 罗
× × × × × | × × × × × |
竹 叶 儿 长 哟 ,竹 叶 儿 青 罗
(2) 引导学生熟悉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用听唱法、接唱法学唱歌词。引导学生注意长音和准确的节奏型。
(4) 用“柯达依手势“练习唱歌,唱到歌曲每一乐句的最后一长音时用其手势表现音乐的高低。
(5) 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随音乐伴奏唱,体验对歌曲内容与情感的理解。
借鉴之处:
1、在导入时,用一首儿歌《翠竹儿》,来激发学生对竹的喜爱之情。
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竹的资料,课堂中相互交流,注重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享。
3、引导学生与竹对话,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竹的感受和情感。
修改之处:
1、我们的练声曲目不同。
5 5 5 —︱5 4 3 2 ︱1 - — — ‖
lu lu lu lu u u u u
2、节奏练习:
× ×× × × | × - — — | × ×× × . × | × x × . × | ×× ×× × ××| × - x 0 ‖
3、在教唱歌曲时讲解降记号的作用。
4、注重歌曲中的装饰音,感受民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