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姑娘 苏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演唱表现出同学们对啄木鸟的喜爱之情,以艺术的形式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能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歌声表达感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歌曲欢快的情绪并且能用歌声表达。
2、顿音记号处的演唱要有弹性。
3、三拍子歌曲各种节奏的变化。
4、大跳音程演唱时的音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听两首歌曲,体会它们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但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播放:歌曲一《门前有条小溪流》,歌曲二《啄木鸟》)
A:歌曲一是三年级下册的歌曲,同学们比较熟悉,是一首抒情的歌曲;歌曲二是新授歌曲,但同学们还是能听出是一首比较活泼,轻快的歌。
B:找出共同点,同学们发现两首都是三拍子的歌曲。
师:出示两条三拍子的节奏,边拍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3/4 XX XX X ︱ XX XX X ︱ X XX XX ︱ X — — ︱
3/4 XX XX X ︱ X X X ︱ X — X ︱ X — — ︱(由学生按照拍号要求加上小节线)
要求:读出节奏,表现节奏的强弱,并用手指在木凳上敲出。听一听你的小手指敲出的声音象不象啄木鸟医生在为小树看病。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比较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巩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把歌曲中出现的 两条节奏谱掌握好,对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二)、学习歌曲
1、听一听老师范唱并回答:
师:听一听这首歌曲中啄木鸟是怎样为小树看病的?小树们都健康了的小朋友们唱歌时的心情怎样?
生:啄木鸟用嘴东啄啄,西啄啄,找到了虫子,为小树们治好了病。小树们枝儿摆摆,叶儿摇摇,夸夸啄木鸟。
2、师:看一看歌曲的高声部歌谱,有三个乐句的旋律有点相似。我们一起先把这些歌谱唱一唱。(学唱)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谱连起来唱,同时找一找哪些地方有难度或容易唱错,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ⅰⅰ 5 5 5 ︱ⅰ ⅰ 5 ︱3 — 3 ︱ 1 — — ︱
师: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节奏上忽然改变了,会出现错误,我们来学一学。(用听唱法)
师:我们再次把歌谱连起来唱。(用中速演唱)
师: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啄木鸟给小树们看病的情景,我们来唱一唱吧。(学唱歌词)
师: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把歌曲唱一唱。
师:再试一次,你有什么地方不会唱的吗?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有休止符的地方要注意停顿。
师:好,那就听老师弹,你们轻声地试一试。(如果不行可用教唱法解决难点)
师:请同学们把歌曲完整地唱一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进一步学唱,让学生用自己的能力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老师也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三)、巩固处理歌曲
A:师: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可是每首歌曲都是抒发感情的,那么这首歌曲我们要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B:师:听老师用这样的声音唱一唱,听一听,你满意吗?你来评价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进一步体会歌曲。
师:歌谱中出现了很多顿音记号,要求我们的声音有弹性,我们来试一试,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要加上顿音记号?
生:声音有弹性,有些调皮,表现啄木鸟东敲敲,西敲敲的情景(同时讲解“顿音”记号)休止符要停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歌曲情绪,并能用歌曲表达,表现歌曲的能力。
C:师:分组来唱一唱这首歌。
分领唱、齐唱。
D:在前半首歌曲中加上低声部啄木鸟“笃笃笃”敲树的节奏,后半首可以长高声部,尝试简单的两声部合作,作为拓展练习。
3/4 X O X ︱ X O O ︱ X O X ︱ X O O ︱
笃 笃 笃 笃 笃 笃
(四)、小结:
啄木鸟是森林的小卫士,它给所有的树治病,让它们能健康的成长,保护这个绿色的星球,老师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象啄木鸟一样,让我们的家园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