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唱秧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介绍欣赏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
2、感受安塞腰鼓的热烈气氛,体验安塞腰鼓粗犷、豪放的气势和情绪,初步学习安塞腰鼓的基本步伐和敲击方法。
3、听赏、学唱歌曲《领唱秧歌》。
二、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领唱秧歌》并模拟腰鼓演奏表现歌曲情绪;
2、正确把握附点、切分节奏和前倚音、波音的演唱,表现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腰鼓1个、学生自带毛巾数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歌曲《黄土高坡》)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大家跟着老师一块儿前往吧!
(二)、新课导入
1、导入
师:(师唱出部分歌词后)谁能来说说老师带大家到什么“地方”啊?
生:黄土高坡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那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领略、探索黄土高原上的音乐艺术。2、创编腰鼓的节奏
师: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陕西省的北部,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创造出了震撼的安塞腰鼓和奔放的信天游,他们就像“黄土”一样深厚、古老而质朴。(简易地图)同学们再看看,这些陕北人民他们在做什么呢?(安塞腰鼓图片)
生:打腰鼓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来想象一下,他们是怎样用腰鼓有节奏的敲出声响的呢?你们能不能为这些鼓手编一个简单的节奏吗?
生:创编节奏
师:同学们的创编能力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了,老师很高兴。其实这些鼓手是敲出这样的节奏。(课件放出节奏)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鼓,但大家能不能用口读和手拍节奏的方法来模仿鼓手们敲鼓呢?
生:口读“咚”同时手拍出节奏
3、介绍安塞腰鼓
师:老师仿佛听到了这些鼓手在夸大家“敲”得真好,他们忍不住想挎起鼓为大家表演一段安塞腰鼓,大家想不想看啊?
生:观看安塞腰鼓实况录象
介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师:大家说他们表演的好不好啊?老师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也很有表演的天赋,谁能模仿他们敲鼓的动作啊?
生:请个别学生模仿
(三)、学唱歌曲《领唱秧歌》
1、欣赏一遍歌曲
师:同学们模仿得真像,要是我们能边“敲鼓”边哼唱着陕北民歌,不就更起劲了嘛!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陕北民歌,大家说好不好?
生:欣赏
2、再次欣赏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领唱秧歌》。闹秧歌是陕北农村最红火热闹的特别重大的事情。正月天,几乎村村都要闹它几天。秧歌队组建的当晚,要沿门到全村每一户人家去拜年,俗语叫转院。转院时秧歌队的领队打着一把伞(俗称伞头),每到一个院子,都要根据这家主人的特点、院子的布置,即兴编几句唱词,表示祝贺。《领唱秧歌》就是由“伞头”演唱的。下面就请大家认真的一边看谱一边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领唱秧歌》。
生:欣赏第二遍
3、学唱歌曲
[1] 解决装饰音的演唱(波音和倚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看得、听得很认真,不知道大家在看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两种装饰音,谁能来说说这它们分别属于装饰音中的什么音呢?
生:答“波音”和“倚音”
师:那这两个音该怎样唱呢?
生:答后师带生模唱几遍
师:只要解决了这个小困难,我们唱谱就畅通无阻了!这首歌曲加了这两种装饰音就更有陕北民歌的韵味了。那下面就让黄老师也来当一回“伞头”,请同学们跟着我唱唱谱。
[2] 跟师唱谱(唱谱时提示学生歌曲中出现的间奏)
师:括号内的两小节是什么呢?
生:答“间奏”
师:这两小节的节奏就是刚才鼓手们敲打的节奏,就好像他们在演奏、表演一样,所以到这里就请同学们伸出你热情的双手和鼓手们一起有节奏的拍拍。
[3] 自主学唱歌曲,让学生把歌词带进去唱
[4] 师纠正生在演唱中不准确的句子并提示根据歌曲的情绪演唱
(高亢、明亮的歌声表现陕北民歌的高昂、粗犷、豪放的特点)
4、演一演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大家都学会了《领唱秧歌》,那谁想来当“伞头”带着大家来扭秧歌呢?
生: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5、完整演唱歌曲
师表演生唱歌
(四)、小结
师:黄土高坡鼓喧天,请同学们记住这群生活在黄土地上的陕北人民,还有那里淳朴的民间音乐艺术带来的无穷魅力吧!最后请大家扭着秧歌离开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