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5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9 08:39:56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一乐曲。可分为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少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

  2.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
  歌曲的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乐段。前乐段的四个乐句句式为3+3+4+4(小节),均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个乐句承接紧密,欲止不能,一气呵成,表达了战士热爱家乡的深情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后乐段的旋律舒展流畅,回旋起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这片英雄的土地。
  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节奏鲜明,带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战士手持钢枪,巡逻在山路、河边,英勇地守卫国土的勃勃英姿。
  最后歌曲再现了第一部分中后乐段的音调,再次倾吐了学习红军,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3.合唱《东方明珠》
  东方电视明珠塔座落于上海浦东,濒临黄浦江,是一座由11个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球体组成的独特建筑。
  塔高468米,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塔上有旋转餐厅及观光厅等。入夜,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但见灯火灿烂,流光溢彩。东方明珠塔确如黄浦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方的一颗宝石,她代表了上海今日的辉煌。
  歌曲从轻弱柔美的合唱声中开始。旋律平稳并缓缓上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水波轻轻托起,并冉冉升上蔚蓝苍穹。在两小节过门后,由女声独唱,中间插入了女声伴唱,表现了欣慰、自豪的感情。当唱到“母亲,母亲,请把明珠镶嵌你的华冠……”这两句时,令人感受到一股炽热的爱国之情。接着,速度转快,在节奏活跃的间奏后,女声独唱的旋律再次出现,但节奏扩展一倍,由“”变为
“”,气氛热烈,表现了人们喜庆胜利的欢乐心情和再创辉煌的坚实决心。这一部分将独唱外,还加入了女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4.歌曲《杨柳青》
  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5.歌曲《大雁湖》
  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采用第一乐句换头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教 学 建 议

  本课内容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唱《杨柳青》、《大雁湖》。
  第二课时:聆听《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第三课时:聆听《东方明珠》;“唱唱自己家乡美小小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杨柳青》、《大雁湖》。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  新课
表演《杨柳青》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 ”?在出现“ ”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
  (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表演《大雁湖》 教学基本要求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
  2.欣赏《大雁湖》范唱。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谈家乡风光。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
  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
  6.把2/4拍改编成3/4拍:
(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合自编。
  (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
  (3)按顺序唱歌。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学习歌颂家乡美的歌曲,我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回去搜索关于歌颂我们温州的歌曲,学生们都收获很多,比如《叮叮当》、《孤屿诗情》《五马街的故事》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教学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