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03 08:30:44
《童心》教学设计

		执教:
		何建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荡秋千》和欣赏《真善美的小世界》,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欢乐。

2、通过听视唱结合学唱歌曲《荡秋千》,体验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感受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表达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在《荡秋千》情景中用动作和歌声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表现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赞美。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荡秋千》,通过两首不同的歌曲感受童年的欢乐时光。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乐句三中的八分休止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猜谜游戏
给不同的游戏图片配上相应的音乐。

荡秋千怎么荡啊?做推的动作熟悉音乐。
二、走近仡佬族

1、出示图片
		,简单介绍仡佬族
2、随音乐做荡的动作

3、今天老师就要当一回导游带同学们去仡佬族看一看,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光,让我们划着小船出发吧!背景音乐《荡秋千》伴奏,图片展示仡佬族风光。
三、走进仡佬族

1、解决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
师:嘘,听,那是什么声音?师在桌上拍打此节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静心聆听的习惯。

3    3
			2    3  | 5    0
			5   6   5 |  3     2   3  2  | 1    |
X  X
		 X  X  | X  O 
		 X 
			X X
			 |  X  X  X X
			 | X — | 

1)
		“原来是仡佬族的小朋友在打着鼓欢迎我们的到来呢!他们的欢迎方式真特别,你听清楚了吗?让我们也来学一学!”
2)提示:拍打节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八分休止符、结尾的二分音符)让我们欢迎声再热烈一点
加入吆吆和来唱一唱

四、学唱仡佬族歌曲
1、师:仡佬族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啊就是荡秋千了,他们一边荡还一边唱着歌呢!出示歌曲《荡秋千》(初听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师:大家肯定很想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让我们跟着旋律也来荡一下!(老师先叫一个孩子到前面合作表现做示范)

前面一排女孩子坐在秋千上,男孩子站起来当“护花使者”在后面帮助轻轻地推女孩子。
★“仡佬族小朋友还喜欢这样玩!”师叫一个学生上来表现“呦呦”。

师:从歌中你可以感受到仡佬族小朋友荡秋千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欢快、活泼、节奏感强。)
2、学习歌曲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仡佬族旅游可不能空手而回,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好听的仡佬族歌曲好吗?”
1)出示四个秋千,学唱乐句,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任意一个秋千开始学唱(体现主体意识)

第一句:附点四分音符的提示。
第二句:“歌曲里最能体现荡秋千时高时低的是哪两个音?”

学生:句子:6 1 5 6| 1  1 3 | 5 
			5 6 |  5  6 0||(重点练习)
第三句:小朋友们唱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行吗?请仔细听好了,老师现在要选“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来唱唱,(第一遍把休止符处唱成连音,第二遍把休止符唱出来)。听了老师唱的这二遍,你更喜欢哪一遍的唱法?(第二遍)

为什么呀?(因为第二遍唱得欢快、活泼。休止符)师:那么好,让我们欢快一些、活泼一些,来唱唱看,(反复练习这一乐句:“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
第四句:荡秋千带给我们欢快高兴的感觉,它(直接指住圆滑线)的功劳也不小呢?它叫什么?(连音线、圆滑线)就是由于它使歌曲在这个地方唱得流畅、圆滑。

 
2)复听歌曲,找出“荡秋千”的顺序,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乐段的中间乐句旋律一样,找出重复的乐句,感受全曲的旋律。

“秋千荡得心欢畅哎呀”,那么这一句我们也来试试看(师带唱)
3)我们来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老师唱每句的前2小节,同学们接后2小节。(师生接龙)      用稍快的速度、欢乐的情绪、有感情的演唱。

4)师:把歌词完整地唱一唱,老师相信这一次你的歌声一定会更动听!(有感情演唱2遍)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