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天山之春《青春舞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0:24:09

课题:天山之春《青春舞曲》

一、课题:天山之春《青春舞曲》

二、课型:欣赏课

三、课时:一课时

五、授课时间:2002年11月26日

四、授课班级:初一年(5)班 授课教师:黄志红

六、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青春舞曲》、学习维吾尔舞蹈动作,感受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维吾尔族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3、用××× ××│为《青春舞曲》伴奏。

七、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用××× ××│为《青春舞曲》伴奏。

3、学习几个新疆舞蹈动作。

八、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2、演唱歌曲。

九、能力培养:

让学习展现自身特长,激发他们更好学习音乐。

十、教学分析:

《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歌曲为f小调,4/4拍,单乐段结,旋律采用重复、变化重复写成歌曲给人以亲切、活泼、充满活力的感受。

十一、教具准备:

小黑板、板书、录音机、钢琴、手鼓

十二、教学切入点:

从欣赏学生表演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切入→新疆歌舞特点:欢快、活泼、热情、开朗→了解有关新疆知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十三、教学设想: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新疆的资料:从风俗习惯、自然资源、歌舞、搜集材料。

2、根据各组学生的音乐特长师布置小节目由各组音乐小组长组织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有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感受手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学习新疆舞蹈动作,学生上台表演,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新疆歌舞的特点。

十四、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㈠组织教学

㈡欣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导入:

1、刚才同学们欣赏的舞蹈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舞蹈?新疆的歌舞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所了解的新疆?

学生活动:新疆维吾尔族。

特点:欢快、活泼。学生根据查找资料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被誉为歌舞民族。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提问法、诱导法、搜集资料引导法。

㈢学习歌曲《青春舞曲》

教师活动: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由西部歌王王洛宾作曲的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打开课本P13。

2、师范唱。

3、学唱旋律:歌曲旋律采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4、演唱歌词: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5、这首歌短小精悍、明了。易懂,它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学生活动:歌曲旋律采用了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这首歌曲告诉我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教学方法:情感渲染法、听唱法、复习提问法。

㈣、项固新课

教师活动:

1、新疆维吾尔族歌舞伴奏的音乐非常丰富,他们使用什么乐器的音乐伴奏呢?

2、师出示介绍手鼓。

手鼓在维吾尔族音乐伴奏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稳定速度、烘托气氛和表达情感,手鼓常用的节奏有:××× ××××× ××

3、接下来我们听一听《青春舞曲》是用其中哪一种节奏伴奏?

学生活动:胡西塔尔、热尔甫、冬不拉、手鼓。学生模仿拍打手鼓的节奏。学生用××× ××《青春舞曲》伴奏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践体验法。

十五、学习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动作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你们看过新疆舞蹈是怎样的?请同学表演一个熟悉的新疆舞蹈动作。

2、现在让我们边唱《青春舞曲》边跳起舞,再一次感受维吾尔族轻快、活泼的音乐旋律。

学生活动:1、请个别同学表演;2、学生模仿动作。

教学方法:鼓励法、示范法。

十六、学生表演节目:请文艺委员上台组织学生的节目表演。

教学方法:体验法。

十七、总结:复习本课学习的内容。

十八、教学反馈。

1、学生能查找有关新疆的资料。2、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节目。3、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4、课堂气氛愉快活泼。

十九、板书设计

1、刚才同学们欣赏的舞蹈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舞蹈?新疆的歌舞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所了解的新疆?

3、歌曲旋律采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4、这首歌短小精悍、明了。易懂,它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5、手鼓常用的节奏有:××× ××××× ××

6、新疆乐器:胡西塔尔、热尔甫、冬不拉、手鼓。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