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实验教材13册金色乐章)
快乐的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实验教材13册金色乐章)
执教人 东洲中学 谢百芳
一、教学内容
1、欣赏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2、学唱《跳吧!跳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2、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掌握小夜曲、轮舞等音乐知识。
3、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跳吧!跳吧!》。并较好的掌握切分节奏的特点。
4、通过对作者的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生活情感教育。
三、教材简析
1、《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享有“音乐神童”美誉的作曲家莫扎特所作,该曲采用奏鸣曲的结构形式,利用弦乐器不同的色彩生动的描绘了那种轻松、诙谐、活泼的音乐形象。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和音乐符号的应用强化了这种音乐气氛。
2、《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人们在冬日晚宴上,围着火炉,拉起圆圈,快乐的歌舞时的情景。连续的切分节奏和曲调的多处反复以及重音的多处应用使得该曲非常具有动感。
四、教学重点
《跳吧!跳吧!》的学唱和《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的欣赏讨论
五、教学思路
本单元通过《跳吧!跳吧!》的学唱和《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部主题的欣赏讨论体会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中起到的作用,感受他们的音乐风格及音乐情绪,体验音乐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学习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六、教具准备
CAI课件 钢琴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 1、 听音乐片段 这个片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快乐、活泼的) 2、呈示课题 快乐的歌 3、莫扎特介绍 奥地利作曲家(1756——1791)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4岁开始作曲获得“音乐神童”的荣誉。是一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在莫扎特短短35年的生命中,他一共留下了75部作品,其中有41部是交响乐作品,歌剧有22部,还有各种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 代表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4、简介小夜曲 18世纪中叶,作曲家创作的供室内乐队或管乐器演奏的组曲,叫小夜曲。情绪活泼、诙谐。它常常用于晚间娱乐活动。 5、了解弦乐器 6、听主部主题一、二两段旋律片段比较他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第一乐段:强 雄壮有力充满激情 第二乐段:弱 抒情、活泼 7、用象声词唱主部主题的两个音乐片段 学生用bang唱第一个音乐片段 老师用la唱第二个音乐片段 8、听副部主题音乐说说它们分别符合哪种音乐线条? 颗粒状跳跃性的旋律线条 线条状的连贯的旋律线条 9、奏鸣曲式结构图 10、完整聆听 11、小结 虽然莫扎特过的是清苦的生活但他带来的音乐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体验。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 第二环节 《跳吧!跳吧!》的学唱 接下来让我们来学唱一首快乐的歌。 1、呈示课题并聆听《跳吧!跳吧!》感受歌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2、简介歌曲:该曲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也可以说是一首经过改编的民间舞曲。歌曲表现了人们在冬日的晚宴上,围着火炉,拉着圆圈,快乐的歌舞时的热烈、欢乐的情景。 3、音准练习 4、用la母音范唱 5、节奏训练(提出切分的概念) Ⅱ、 × × × 5 4 4 Ⅲ、2/4 × × ∣ × × ∣ × × × ∣ × × × ∣ × ×‖ 6、学唱歌谱 2/4 3 3 ︱ 5 5 ︱ 5 4 4 ︱ 5 4 4 ︱ 2 2 ︱ 4 4 ︱ 4 3 3 ︱ 4 3 3 ︱ 1 1 ︱ 3 3 ︱ 3 2 2 ︱ 3 2 2 ︱ 5 5 ︱ 6 7 ︱ 2 1 1 ︱ 2 1 1 ‖ 7、填词学唱 教师范唱 学生跟教师默唱 学生填词跟唱 8、轮舞简介 他是欧洲民间舞蹈中流行最广的形式,是群众性的集体舞蹈,队形在圆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人们逐个连接起来,首尾相连闭合起来形成轮状。 9、律动 学跳轮舞 第四环节 总结 今天我们体验的都是具有快乐情绪的歌曲,我希望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谱写出的都是快乐的乐章。 |
设问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学生理解作品作铺垫。 了解图形谱的意义并应用于实践 通过实践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并体会音乐 符号对表现作品情 感起到的作用。 歌曲听唱给学生一个整体的音乐感受体验快乐的感觉。
歌曲骨干音的学唱为新歌学唱作准备。 由易到难的切分节奏的训练为新课中切分节奏的学习作准备。 为新课的识谱作进一步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