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合奏《向比才致敬》教学设计与教学说明
执 教:罗店中学 周宝良
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年 级:校 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演奏的同时,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并逐步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演奏、探究等活动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等方式,感受比才作品的艺术魅力。
3.知识和技能:了解法国作曲家比才生平及作品风格,学习演奏乐曲《向比才致敬》,掌握相关演奏方法,准确把握本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比才主要创作风格,正确把握乐曲的演奏风格。
教学难点:
1.《法兰多尔舞曲》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性。
2.《卡门序曲》中斗牛士主题力度的控制。
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查找法国作曲家比才生平、主要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等相关资料。
2.学生做好相关乐曲的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与评议
1.学生分为三组,根据课前探究内容进行展示。
2.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本环节中,学生通过对课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大致了解比才相关背景及创作风格,扩大艺术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并逐步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
二、欣赏与演奏
1.教师简介管乐合奏曲《向比才致敬》。
2.学习演奏《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片段。
(1)教师简介《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
(2)“田园曲”
a.欣赏并提问:该段主题旋律在情绪上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宽广、明朗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劳动和安宁愉快的生活的颂歌。)
b.按要求演奏本主题。
(3)“小步舞曲”
a.欣赏演奏“小步舞曲”片断,并思考:该片断应该用何种情绪来演奏?。
b.学生尝试用两种方式为主题旋律伴奏,并为主题旋律选择最恰当的伴奏音型吹奏方式。
c.完整演奏本乐段。
(4)“法兰多尔舞曲”
a.学生欣赏片断,并由教师简介第一主题《三王进行曲》与第二主题《快马之舞》。
b. 用学生相互讨论介绍经验、示范演奏等方式,解决第一主题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性。
c. 练习第二主题。
d.演奏整段。
3.《卡门序曲》片断
(1)教师简介《卡门序曲》。
(2)第一主题力度变化练习。
(3)场景主题练习
(4)完整演奏本段。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意图通过欣赏、演奏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单一、枯燥的器乐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对比才作品及创作风格的进一步了解。 |
三、课堂总结
1.回顾各段演奏要点,引导学生富有激情地演奏全曲
2.教师归纳比才创作风格特点,鼓励学生关注其他古典音乐。
教 学 说 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管乐合奏曲《向比才致敬》选自我校为管乐团训练所编写的校本教材,这一内容是针对具有一定演奏水准的高年级学生而制定的。这些学生通常具有较长的器乐学习经历和较强的演奏能力,但对于音乐文化知识了解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经过反复思考,本课从音乐赏析入手,以合奏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多种手段进行学习,在获得一定演奏技能的同时,了解作曲家比才的相关背景及作品风格,提高综合艺术素养,养成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1.处理审美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传统器乐教学过于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单一、反复的机械训练常常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本课采用欣赏、演奏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培养对器乐演奏的兴趣,在器乐演奏中促进欣赏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在审美能力与演奏技能方面同时得到发展。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体会合作学习乐趣
合奏教学是本课的主线,也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管乐合奏活动与团队不断磨合。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在参与和融入中不断自我完善,形成和发展对团队及自我的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本课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图书馆藏书、报刊资料、影视和其它媒体信息等),对法国作曲家比才相关资料进行探究,并将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从中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