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名曲览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2、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3、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
教学重点:
1、欣赏并感受《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要能上互联网),多媒体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导入新课:
1、 学生分成四个方阵,进行名曲知识竞赛。
2、 设问:你听过这些乐曲吗?你能说出其中几首乐曲的标题?
3、(课件)播放《名曲联奏》。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1)、《献给爱丽斯》贝多芬 (2)、《思乡曲》马思聪
(3)、《四小天鹅舞曲》柴科夫斯基 (4)、《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5)、《二泉映月》华彦均 (6)、《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7)、《梁祝》何占豪 陈钢
三、 欣赏体验:
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世界名曲,你们喜欢吗?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听到乐曲的片段,下面让我们来听两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好吗?
(一)《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 你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讲述贝多芬如何创作《月光奏鸣曲》,还记得吗?
2、 (课件)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课件)同步播放作品简介:贝多芬(1770-1827)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第一乐章 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段体,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一天傍晚,贝多芬散步时路过一个陋室,里面传来阵阵琴声,他推门进去,看到一位盲眼少女在弹琴,月光洒满了小屋,令贝多芬灵感大发,写下了此作。
3、 设问: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你在聆听这首乐曲时除了感受到一种宁静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情绪?
4、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5、 贝多芬原本称这首奏鸣曲为《幻想奏鸣曲》,它同月光没有一点儿关系。贝多芬创作这首乐曲时,他正和一位伯爵的女儿相爱,由于双方门弟不相当,两人很快就分手了。失恋残酷地折磨着贝多芬,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下,这首具有里程碑式重要地位的乐曲诞生了。贝多芬把自己内心激动的感情放在了宁静、从容、安稳的音响背景上,充满忧郁的情调。
(二)《春节序曲》。
1、设问:乐曲有两个主要旋律,这两个主要旋律有什么区别?这是一首西洋管弦乐曲,但在乐曲结尾加入了什么乐器?这些乐器的加入起了什么作用?
2、(课件)播放《春节序曲》。
3、学生回答。
4、你还知道一些有关《春节序曲》的知识吗?如果知道不多,现在有什么办法去了解?(启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四、 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
1、 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的网址及要搜索的关键词语。
2、 分组选派代表进行网上搜索。
3、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春节序曲》有关知识。
4、 师总结搜索情况。
5、 (课件)《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于1955-1956年间创作的管弦乐《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作曲家热情洋溢的讴歌了国人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乐曲表现了黄土高原的粗犷和陕北民歌的苍劲悠长。欢快的锣鼓点和轻巧的秧歌舞步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恢弘的节日画卷。
6、 师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欣赏网址。
五、 课堂小结:
对四个方阵的同学都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更多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并能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