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标题能代替音乐吗?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09:40:51

[教学过程]

师:展示两部音乐作品的名称(导入)

1.格罗菲《大峡谷组曲》之一“日出”

2.普罗柯非耶夫《升c小调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问:这两部作品的名称在文字表达的内涵上有什么区别?在没听音乐之前,通过作品的名称,你对哪部作品熟悉,哪部作品比较陌生?

生:第一部作品的名称中包括了音乐体裁、所表现内容的地理特征、时间和音乐形象;另一部作品的名称只告诉我们调性、体裁和编号。在没听音乐之前,我对前者已经了解了大概,对后者则一无所知。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两部作品,听过之后,说说你对前者的想像要比后者丰富,还是对后者的想像要比前者开阔、有趣?(分别播放两部作品的片段。)

生:听前者我们只是努力回忆自己看到过、体会过的日出过程,并将音乐的绘与看到过的日出进行对比,看它像不像,能不能表达出我们看日出时的思想情感。听后者我们好像必须比听前者更为仔细,生怕没听清楚而影响了自己的像和理解,听完后,好像想法很多,一时还很难说清楚,很想再听听。(分别回师:将后者再播放一遍。

生:起伏很大,很高畅,清朗,也很挺拔,好像是很开阔的,落差很大的,郁郁}慈葱的山野景色,又像早晨起来面对大自然的深呼吸,也像在向人们述说一个伟大而美好的故事……后半段也可以想像成日出,也可以想像为逐渐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和宽广豪爽的胸怀……(讨论)

师:那么对前者还有更多的想像吗?

生:可以想像出它的色彩,日出过程的变化,但听这段音乐仍然想像不出大峡谷的日出与别的地方的区别。其他就不好想了,总不见得可以想像成登上珠穆朗玛峰吧?因为它已经写明“日出’’了呀!

师:(充分鼓励学生的丰富想像和独到的见解。)告诉学生:前一种命名形式叫“标题音乐”,后一种命名形式叫“无标题音乐”或者“纯音乐”。冷静思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的命题方式?

生:如果没有刚才的对比,以前一直听有标题的音乐。现在看来两者各有千秋,标题音乐欣赏直观些,无标题的音乐欣赏起来累一些。好像听无标题音乐必须动脑筋,有新鲜感和挑战性。这就像学习一样,有的是老师先告诉你定义再让你去理解,有的是靠自己思考归纳后得出定义。如果想轻松些,当然喜欢标题音乐,如果想独立一点,就听听无标题音乐。(讨论)

师:再选择另一作品管弦乐《MY WAY》》展开鉴赏活动。隐去作品名称播放作品,让学生自由理解。

生:像两个知心朋友的真诚对话,像在浪淘的大海边散步,像从深思的苦痛中走向希望,像默默地追求着美好的理想。(讨论中说出各种想像)

师:都没有错,都符合音乐的逻辑,但是大家看看原来的标题MY WAY,与你们的想法完全相符吗?这说明标题音乐欣赏中,只要不迷信标题,还是有很多想像的自由空间。再开展一个为无标题音乐起名的欣赏活动:把自己起的名字写在纸上。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